浅谈中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
杨姗姗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岭南小学
摘要: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班级的合唱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挖掘学生演唱的潜能,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实现高效教学。当前,中小学音乐课堂班级合唱教学在核心素养的标尺衡量下,仍存在不少问题,作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音乐教师应当给以足够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完善班级合唱教学,使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找到文化自信感,从而提高班级合唱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教育、合唱教育
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水平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开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音乐艺术慢慢地被大家所熟知,合唱更是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并且迅速地发展了起来。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应用。本文从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入手,通过教学、调研与阅读文献等方法,对我国的中小学合唱教育的重要作用、发展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做出了研究。
- 合唱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年—2020年)中指出,中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开展艺术教育,很显然,音乐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合唱又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们参与合唱活动,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也在创造音乐,在合唱队中,合唱队员们在指挥老师的带领下以统一和谐的声音抒发出情感,演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作品,在完成作品的同时既激发起聆听者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也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意识与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得集体的智慧在合唱表演中迸发出来。在平时的排练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使学生们拥有愉悦的身心和得到升华的思想境界,能够感受美,欣赏美,辨别美。合唱已然成了校园文化活动当中最重要活动形式之一,合唱已不仅仅局限于启迪与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思维和音乐情感,而是对于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据了解,合唱歌曲在中小学各年级的各册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呈正增长状态,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其所占的比例。
二、国内中小学合唱发展现状
近几十年来,中国迅速发展,在各个领域立足于世界舞台,合唱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发展,合唱教育越来越受到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我们的国家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各省各地的人们组织建立了无数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合唱团,其中学校合唱发展尤为迅速、突出。但是,由于地方差异性,经济建设水平与文化发展速度均不相同,我国的中小学合唱教育,仍然处于缓慢的发展阶段。在众多合唱团中,可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队伍更是屈指可数,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的合唱教育体系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放眼全国,由于教材大纲的不统一,有简谱有五线谱,教师们没有科学的训练模式,造成了很多孩子们并不识谱的问题。这一严峻问题给我国中小学的合唱教育造成了非常大的空白——“基础”空白。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合唱事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中小学也都在组建自己的合唱团,但中小学的合唱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与问题。
(一)提升能力
我们都知道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开展者与组织者。在基层中小学中,可以专业指导合唱的老师还是相对匮乏,老师们虽然都毕业于音乐专业,但并不是所有老师都具备可以指导合唱团的能力。所以,在合唱训练中教师们缺乏对正确的合唱声音训练方法、正确的指挥手势、合唱团的音响效果等专业知识的研究。再加之对于教师合唱指挥能力的培训少之又少,老师们的知识不能及时得以更新,这严重阻碍了中小学合唱教育的发展。所以中小学的合唱教育的师资问题需要亟待解决。大多数中小学只有在遇到有演出任务、比赛任务的时候,才会将合唱队员召集起来突击训练,并不能做到长久的、持续的训练。在平时的音乐课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老师会意识到合唱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合唱成员不断地协调与合作,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
(二)重视合唱
当前,国家提倡加强学生们的素质教育,由此,合唱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逐年提升。但部分学校主科与副科在占用课时比例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也存在着副科被主科占用的情况。这一现象,大大限制了音乐教学的开展。在新课标中,合唱内容被明确指出,合唱歌曲也被编写入教材当中,但有些教师忽视了合唱课程的发展,合唱部分的课程往往会被直接跳过,或者有些老师将其改为音乐欣赏课。长此以往,学生们并没有得到合唱的熏陶与训练,也就没有的真正意义上的合唱课程。
(三)更新理念
就班级合唱情况来看,歌曲的难度有所不同,一些歌曲的难度过高,一些歌曲歌唱的难度较低,这都会对学生的合唱产生影响。有时学生会达到较好的合唱效果,但是有时就会出现较差的合唱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合唱信心。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对班级合唱产生抵触心理,针对一些具有较大难度的歌曲,音乐教师应该简化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歌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有信心的唱歌,提升合唱效率,增加学生唱歌自信,提升其参与班级合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对合唱难度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调整。基于学生的音乐基础,恰当地提高合唱能力,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感受自身有所进步,增强其合唱信心,使其更好地学习音乐。
综上所述,杨鸿年先生曾说过“合唱是最高境界,唱的是文化、哲学与信仰,传播的是大爱。”是的,合唱艺术对人类的社会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我们中小学合唱教育事业是其重中之重,它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艺术源于生活也离不开生活。应从小培养学生们热爱生活,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合唱不可或缺。在我们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中小学合唱教育事业,必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陈帅,薛南. 合唱指挥,想说爱你不容易——由浙江省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展示引发的思考[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05):143-145.
[2]沈佳丽. 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合唱指挥知识与技能[J]. 戏剧之家,2021,(17):116-117.
[3]周净瑄. 合唱指挥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律动教学的融入[J]. 黄河之声,2020,(16):162-163.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类别: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0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