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 【摘要】
DOI
作者王 辉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1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2023-11-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四川射洪经开区第一初级中学校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足之本,生命所在。不难想像,一所质量糟糕的学校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生长和发展的。学校要追求高质量,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高质量的教育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一条是和谐师生关系。搞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从事教育,实施教学的前提条件。教过书的人都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道理。这些都足以说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何等的重要。

一、师生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表现出心理距离是亲近还是疏远。情感是淡还是浓,其特点有四个方面:

1、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师生作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不可选择的。作为教师不能选择教谁,不教谁。把一个班集体交给你带,把一个学科交给你教,作为教师,别无选择,只能对所带班集体、对所教学科全面负责。

2、教师和学生肩负不同的职责和要求。教师的正常心理是爱生性。接近学生,关心和爱护他们,如果想远离学生,则心理不健康。学生的最大特点:向师性。不向师,对教师很不友好的时候,也是心理上发生了问题。

3、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不同。教师的地位是主导:导学生,组织学生,安排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地位是主体:就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艰苦的学习劳动中得到锻炼、不断成长。学习虽然是艰苦的,不应成为痛苦,在艰苦的学习劳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快乐。

4、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生认真,可影响教师的教学。教师认真教,可影响学生的学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对师生产生互动影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影响学习

1、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师生关系好,学生喜欢热爱这个教师,进而喜欢热爱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师生关系差,学生讨厌、不喜欢这个教师的教学科目。

2、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愿望。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课堂教学的愿望,想听其课,想发言,积极思考,自觉完成作业。

3、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时的心境、情绪。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表明,人在心情压抑时思维是混乱的、无序的。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使学生不压抑,思维处于最佳状态。

(二)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

老师是学生的重要评价人,爱学生,让学生做事,学生会认为是老师喜欢他、信任他,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而那些永远得不到教师关注的学生是自卑的,就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

(三)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师生关系是学生生存的微观环境。师生关系的好坏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是学生的生存条件。是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有的人成了大科学家、甚至政要伟人,对儿时的启蒙教师还记忆犹新、念念不忘。这与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

根据以上师生关系特点的分析,不难看出,和谐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和谐师生关系呢?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师生关系的心理学理论。通过学习,让教师了解、明白师生关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对学生的影响。连师生关系的心理学理论都不具备,又怎么能去主动地、自觉地处理好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不忽视言教,更重视身教。根据学生师生关系依赖性、向师性的特点,教师要用自身模范的语言、行为、待人处事等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编好道德育教育这本书,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同时也不能忽视言教,要言传身教缺一不可。

<>、建设和谐、向上的班级组织。通过班队干部的培养,班队活动的开展,班级规范的建立与施行,学生操行的评价激励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建立一个班风正、学风好、纪律严、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集体。通过这种良好的集体组织、环境氛围教育感染学生,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抓良好的开端教育。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刚开学、新接手一个班级时,要狠下功夫,迅速地建立起教师的威信、形象、班级规范、学科课堂教学要求,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以后的师生关系就不难相处,就能有效避免乱班、乱课现象的出现。

总之,班主任要千方百计搞好师生关系,关系和谐了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