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书法教学的探究

摘要 【摘要】在核心素养理念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小学书法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核心素养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技巧素养、创造素养和文化素养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小学书法教学应当如何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书法技能和核心素养,成为我们亟待探究的课题。本文深入地探讨了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书法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以期为推动小学书法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
DOI
作者刘军
机构地区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5月第10期
出版日期2024-05-1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书法教学的探究

 

刘军

 

尚志市苇河林区小学

 

摘要:在核心素养理念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小学书法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核心素养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技巧素养、创造素养和文化素养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小学书法教学应当如何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书法技能和核心素养,成为我们亟待探究的课题。本文深入地探讨了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书法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以期为推动小学书法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书法;教学

一、巧设教学情境,点燃学生书法学习热情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需要静心磨练的书法技艺,往往难以保持持久的热情。因此,在书法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需要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书法的奇妙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教师可以通过挖掘这些故事,为学生展示汉字的独特魅力。例如,在教授“月”字旁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学生带入一个与月亮相关的神秘世界。“月”字,象征着夜空中那轮明亮的圆月,它不仅是自然之美的体现,更承载着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思考与感悟。从古代的甲骨文到现代的楷书,“月”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每一次变化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心血。而由“月”字演变而来的偏旁,更是与众多与月亮、时间等相关的字息息相关。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月”字旁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为学生展示“月”字旁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故事,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书法的韵味与美感。通过这样的巧设情境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书法学习的浓厚兴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细究结构特征,启迪学生思维创造素养

在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书法教学中,我们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汉字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结构中蕴含的象形特质与深厚的表意内涵,这使得汉字在视觉层面具备了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价值。笔画的精致造型与字形的空间布局,共同构成了汉字别具一格的视觉艺术。

为了增强学生的汉字视觉美体验,我们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汉字的构造。例如,教师可以选取“水”字这一常见而又富有变化性的汉字,为学生展示其在不同书体中的形态变化。学生将看到,篆书的“水”字如涓涓细流,灵动而优雅;隶书的“水”字则显得古朴而稳重,如同静谧的湖泊;楷书的“水”字笔画规范,结构严谨,给人以端庄之感;而行书的“水”字则如同奔腾的江河,气势磅礴,充满力量。通过观察不同书体下的“水”字,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汉字的视觉魅力,同时也能理解到书法艺术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鼓励他们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水”字书写风格。

三、精研书写技艺,锻造学生意志品格养成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书写规范,让他们能够写出端正、整洁、美观的汉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书写技能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强调“一观二练”的教学方法。

所谓“一观”,即教师要做好书写示范。通过现场展示汉字的书写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每一笔、每一划的起承转合,深刻体会到汉字笔画的精妙之处。这样,学生就能以教师的示范为标准,进行模仿练习,逐步掌握汉字书写的要领。而“二练”,则是要求学生通过临摹来锻炼书写技巧。临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记忆,还能培养他们的书写能力,使他们在书写时能够准确地把握字体的形态和美感。在指导学生书写时,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汉字,如“山”字,进行详细解析并现场示范书写。随后,为学生提供带有米字格的临摹卡片,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字体的空间布局。在临摹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笔画书写,尤其是在处理如“山”字的山峰部分等关键笔画时,应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将字写得美观、规范的方法和技巧。

四、文化浸润心灵,激发学生热国情怀

书法,历经三千载沉淀,可谓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小学书法教学,技艺提升之余,更重文化熏陶。让学生在领略书法之美中,感受中华文化之深邃,激发爱国之情。

书法课,不仅仅是一堂写字的课程,它更是一堂关于如何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课堂。因此,在书法教学的每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将文化的传承与熏陶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欣赏名家名帖的同时,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故事与人物风骨,从而在心中种下对祖国的热爱与敬仰。以《兰亭序》为例,这部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在鉴赏《兰亭序》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其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更要深入解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王羲之在兰亭集会上,与友人饮酒赋诗,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鉴赏《兰亭序》,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而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结语:通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书法教学探究,我们巧妙创设情境,点燃了学生的书法学习热情;细究结构特征,启迪学生思维创造素养;精研书写技艺,锻造学生意志品格养成;文化浸润心灵,激发学生热国情怀。这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书法技艺,更在无形中促进了他们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书法的世界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小学生的书法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教育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文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书法教学探析[J].思维与智慧,2022,(18):36-37.

[2]杨君荣.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小学书法教学研究[J].江苏教育,2022,(21):48-5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