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专创融合模式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专创融合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教育正在由单一的专业类型向多学科转变融合。通过开展交叉型课程融合,教学由理论向实践型转变,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更好地与社会对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专业教育发展。
DOI
作者郭宇刚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文科背景下专创融合模式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

郭宇刚

(沈阳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沈阳师范大学第九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专创融合模式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新闻学为例》(编号:JG2021-YB084)、2021年度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创融合思维下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专创融合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教育正在单一的专业类型向多学科转变融合。通过开展交叉课程融合,教学由理论向实践型转变,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更好地社会对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专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专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通过对沈阳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教育技术学等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导向研究,提升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水平进步是目前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通过“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边提升、边总结、边推广”的方式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对近几年来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各个专业学生就业数据调查,学生素质、就业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学校申请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国家师范专业认证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一、实现以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专创融合的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正确的教育活动行为。高校要在办学理念上,从单一的注重专业教育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并重转变,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在专业课上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如《非线性软件编辑》,《电视节目与制作》将理论讲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开展工作室制或项目制实践教学,承接各类企业项目,如抖音、快手的拍摄任务。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亲自接触真实项目的组织与实施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在实践课程开展中,以团队形式制定项目方案,然后定按照制定的项目方案及实施过程来设计教学进程,同时指导教师对各个小组项目设计的全过程进行记录与总结,课程评价阶段组织作品展览及分组汇报。课程评价指标不仅考量作品质量和最终效果,还要根据记录综合考虑人员分工、进度安排、实施效率、工作态度、成员配合等评分要素,将职业习惯与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融入专业技能训练之中。

二、实现以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紧密结合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竞赛等各类专业竞赛主导学生技术实践导向。根据竞赛选题结合专业课内容设置教学任务,学生带着选题去实践,导向性更强、技术引领性更加明确。在作品创作工程中,学生通过团队探讨、作品研究、任务分工、技术实践、组织参赛、现场答辩,专家点评等环节,学生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的指导,还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创新四诶,促使学到的知识技能不断更新,紧跟时代步伐,激发了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积极性。

学校通识选修课《创新思维方法》《创新创业基础》两门课,增加了创新方法的知识体系,通过学习学生解决专业类、工程类问题进而形成项目方案,可以发表各类论文、参加各类竞赛、获得专利。该课程主要面向全体大一学生,分为前期线上理论学习和后期线下实践学习两个部分,项目组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后期实践课程环节,通过开展项目培训讲座、小组合作讨论、社会实践调研、项目路演答辩等。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了解大学四年如何将学习和实践进行完美融合,理解创新、创业、科研之间的关系,学会用创新方法解决创新创业中的问题,为进一步参加大创项目、创新创业类竞赛、论文写作奠定坚持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

三、实现以选修课程和双创教育专创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通识选修课《KAB商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学习,多专业学生组成项目团队可以弥补专业知识欠缺,多位分模块知识讲解和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企业运营能力,产出了大批项目入驻孵化基地和创新工厂,为学生就业拓展了空间。该课程创新点是有四位老师分模块上课,实现体验教学积蓄创业技能,课程中主要通过角色扮演,教师根据实际工作场景设定情境,组织引导学生分别扮演现实企业中的某个角色;模拟训练,模拟演练自主创业活动,训练创业者对投资、行情、风险等要素的预测,决断与处置能力。四位老师都拥有国家KAB讲师认证资格,第一位老师负责团队搭建、模拟企业构建;第二位老师负责创新思维训练;第三位老师负责企业项目挖掘和商业模式运营;第四位老师负责商业策划书创作及商业回报路演。该门课改革创新和其他老师授课不同点是,不光是理论讲解通过模拟企业运营设计实践活动(游戏、演讲、设计)使学生能够了解商业基础知识,很自然的通过活动设计将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进行结合。该门课程的成果十分丰富,有思维导图、商业策划书、项目产品等。

技能小组、小学期、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学生依托学校团委、大创中心、学生社团开展双创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研究,开展暑期、寒假实践调研活动,实现了碎片化的专创融合。技能小组主要通过工作室教学方式开展活动,目前成立了院级大创中心,依托学院工作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成果有产品项目开发、产品、获奖。小学期开展特色竞赛活动,组织创新创业专题讲座,互联网+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解读,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省级以上比赛。

高校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建立多元化相融合的开放性管理体系。让教师和学生真正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中,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真正融合。开放的政策制度吸引企业积极参与教育生态系统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学校与社会应该相对接,作为实施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体系的环境依托,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扮演好正确的导向角色。

参考文献:

[1] 梁永国,宋现允,申亮. 基于课程群视角的旅游管理专业方法论类课程“专创融合”教学模式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0

[2] 刘娜,靖鲲鹏,吴敏华. 基于“专创融合”的双创教育定制化教学模式 [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2

[3] 邹丽娜,王学颖. 数字媒体设计课程专创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706

 

作者信息:郭宇刚,男,1981年5月,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现任沈阳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师。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