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课标下小学生美术课堂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 【摘要】摘要:在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独立地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新课标特别强调培育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力,这与自主学习模式的核心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DOI
作者周巧玲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5期
出版日期2023-07-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培养新课标下小学生美术课堂自主学习能力

周巧玲

 鄂托克旗棋盘井第三小学

摘要:在新课标,小学美术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独立地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新课标特别强调培育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力,这与自主学习模式的核心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培养新课标小学生美术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自主学习能力是关乎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提升其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同时教师要依托数字化教学途径丰富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素质教育环境,在课程中不仅让学生获取绘画和鉴赏的能力,更要以自主能力培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力。

   一、小学生美术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根据齐莫曼研究发现,自主学习主要包括自我、行为、环境三个要素。自主学习者不仅要对学习过程进行内在控制,还要对学习外在表现和学习环境进行主动调节。个体需要时刻调整认知状态,运用多样的策略利用社会资源,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小学生认知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思维开始突破具体事物的束缚,向抽象、高阶的方向发展,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能力倾向。综上,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一是心理自主。心理自主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在学习兴趣驱动下走出强迫性学习的困境,逐渐形成学习自信心。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转化学习地位,由被动变主动,积极挖掘学习资源,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预习、复习、探究、讨论、作业等活动。二是行为自主。行为自主有两方面内涵,一方面是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反馈学习效果,完成自我评价,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相互评价,行为自主不仅是单向的判断自我行为,还应包括多角度的动态评价,通过观察、分析他人的行为,加深对个体行为的理解。三是能力自主。能力是学生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学习过程的保障,是知识内化、迁移的基础。一般而言,教师布置探究任务,学生根据任务目标,收集学习资料、深入探索问题答案、小组讨论学习结果。探索过程是拓展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过程,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需要注意的是,能力自主中的“自主”一词不单指一个人的探究,更多表现为群体性的探究。学生需要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在小组合作中明确分工,找到自我价值,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强化自主探索思维。

二、培养新课标下小学生美术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营造童趣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课前导入是一个完整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和高效优质美术课堂得以构建的重要保障,而培育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助于和谐融洽学习氛围的营造,而以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导入教学内容,也可以为学生们想想思维、创新思维的迸发提供一个绝佳平台。首先,动画片的品鉴活动能够使学生的创作思路得到进一步拓展;而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折、剪、镂、绘制等方法教学之后,学生可以结合动画片带给自己的灵感来创造出更新颖、更具美感的城堡。在课程刚一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动画短片让学生欣赏城堡外形,然后为学生讲一个关于城堡的故事,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情境的构建也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思想关注度,这对于高效课堂的建设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对城堡进行艺术想象与创造,从而延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开展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创造力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该阶段的美术教学中不仅要提升绘画能力,更要提升学生对生活、对人格的审美以及获取基础的学习能力,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学生在作品中表达情绪、传递思想。同时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创作表达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的互动中相互了解,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另外,在开展主题活动教学中,要以可视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善于思考、敢于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实践能力

新课改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小学美术教师也应注重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帮助学生充分感受美术知识的魅力,营造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教师可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对绘画技巧及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为其安排合理的学习任务,以实践任务的形式加强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打破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消极状态,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力,使其将课堂中掌握的绘画技巧与美术知识应用到实践环节,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

(四)落实信息化教学,培养自主能力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要积极落实信息化教学,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自学提供更多的机会。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微课,然后课前还有课中和课后都可以提供给学生,这就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必要支持和极大便利。微课内容较短,而且视频生动,更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另外也可以借助网络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自学,使学生可以充足的时间之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为学生未来开展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结束语

小学美术是素质教育背景下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培育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则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要求,为此,美术教师要从根本上扭转自身的教学思维、丰富教学途径、提供必要的良好学习氛围保障,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下更高效的开展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碧锋.培养新课标下小学生美术课堂自主学习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9(8).

[2]朱婷婷.浅谈新课标下小学生美术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江西教育,2018(3).

[3]毕玉宣,周薇.论线上教学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基于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J].平安校园,2019(08):78-8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