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摘要 【摘要】摘要:在国家大力提倡核心素养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后作业,以更加科学、更加灵活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和应用课堂知识。分层设计尊重了学生的客观差异,在有效减轻学困生作业难度的基础上,有助于学优生能力的拔高,能够有效实现全班学生的共同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坚定不移地进行作业分层设计,并时刻关注教学反馈,及时改进,不断优化课后作业,以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效用。
DOI
作者王娜丝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37卷9月第17期
出版日期2023-01-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王娜丝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聚书小学

摘要:在国家大力提倡核心素养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后作业,以更加科学、更加灵活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和应用课堂知识。分层设计尊重了学生的客观差异,在有效减轻学困生作业难度的基础上,有助于学优生能力的拔高,能够有效实现全班学生的共同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坚定不移地进行作业分层设计,并时刻关注教学反馈,及时改进,不断优化课后作业,以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效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差异性个性化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坚持知识和能力双发展的观念,积极更新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以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同时,国家一直在强调“减负”,严格把控中小学生的作业量。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还要注意分层,根据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相应的作业难度合作業量,确保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不超标。

、丰富课后作业形式,发展学生个性化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千篇一律的作业形式只会造成学生的心理疲劳,许多学生对作业不感兴趣,甚至不予理会,都是因为作业无法真正激发他们内心的兴趣所导致的。站在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高度去看待和研究数学教学,我们会发现数学作业的形式也可以更灵活、更丰富。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绘画类的作业,让学生体会数学图形的特点、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强化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可以布置游戏竞赛类的作业,让学生多人合作,自由组织计算竞赛,还可以布置实践类的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自己去设计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等等,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例如,在学习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和计算技巧,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设计作业时,我就以更加丰富的作业形式来锻炼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作业一:完成课后题目并列竖式。作业二:小组合作进行计算竞赛。大家可以计时抢答,自主设计口算题目。作业三: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编写小学除法应用题,并解答。这样的作业,既有口算,也有笔算既有自主学习,也有互相合作既有传统笔试题目,也有实践应用题目,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优化作业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许多学生在遇到丁点困难时就自我否定,从而养成自卑、软弱的性格,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只有帮助学生养成积极、阳光、向上的性格,才能让他们得到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数学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应积极成为学生心灵方向的指引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积极。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时,教师要关注评价方式的分层,要对不同层次的学习报以不同的学习期待,适当降低对学困生的学习要求,让他们更容易体验到成功,从而变得越来越自信。例如,在坚持作业分层设计的基础上,我积极优化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我一改以往打对勾的单一评改方式,以A+、A、A-、B+、B、B等多个等级来评价学生的作业,并制定了有效的奖惩制度:攒够十个A+的学生可以减少一项数学作业,出现一个B要消掉一个A+。以此来调动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同时,我还设计了个性化评语,以更精准地评价每个学生的作业,让学生更容易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增强学习自信。

、更新作业设计原则,尊重学生差异性

以往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更多地关注作业的功能性,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往往注重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布置很多的习题训练,给学生造成了繁重的学习压力。然而,数学不只是枯燥的计算练习,而应该更注重其实践性,要着重发现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这一教学理念下,教师就必须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更新作业设计的原则,从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和研究性等多方面来设计作业,以让作业更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情,达到检验、复习和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等知识内容时,我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就注重从趣味性、层次性和实践性等多方面来提升作业的品质。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很强,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我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对称图案,既要有多图,也要有单图。其次,我要求学生能够在纸上作图,画出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在作图时,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图形的平移知识,对其判断图形平移后的图形问题有极大的帮助。最后,我要求学生找出生活中常见的旋转图形,并说一说它们是怎么旋转的。

总而言之,新课改提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业是帮助学生复习、内化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业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鉴于学生课后学习压力较大的问题,我国不断地提出“减负”口号。为了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政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客观认识学生差异性问题,积极探索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以更优的作业内容,精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学习成果。本文着重就如何精心设计小学数学作业分层,以更好地发挥作业的效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双提升做详细阐述。

参考文献:

[1]许泉水. 基于学习者差异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行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1.

[2]姚文慧. 基于课程目标的小学数学作业APP应用与改进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1.

[3]丁艺嘉.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