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思考

摘要 【摘要】因为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法有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教学方法。为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我们就必须深入的学习和体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
DOI
作者伍再刚
机构地区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12期
出版日期2024-06-2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思考

伍再刚

四川省丹棱中学校 620200

【摘 要】  因为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法有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教学方法。为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我们就必须深入的学习和体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变化,我们的教学目标变成了要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首要目标。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本文旨在对新课改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1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氛围分析

四川省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是在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要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确保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后对其熟练应用,达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因此,随着四川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突出能力教学和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学生知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要调动同学们更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探索、消化、延伸、总结、创新,这样才有利于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2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思考

2.1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是根据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小段、分层次任务化,形成相互联系,由简到难的各种不同的学习目标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在我们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中是比较常见的。因为高中信息技术有别于高中其他学科,他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教学目标,他需要授课者为同学们制定出一个一个合理的任务目标,从而让同学们在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目标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信息技术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例如我在讲授《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一课中,就设定了多个教学任务目标,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分成5个教学目标,即认识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功能,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制定需求并购买和组装计算机硬件,安装自己需要的各类应用软件,使用应用软件进行各种办公处理。通过上面这几个步骤的一系列连续相关的阶段任务目标从而比较轻松的让同学们掌握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这个知识点,也就是从本质上提高了我们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2共享式小组式教学方法

新课改环境下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要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导向,在立足以往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予以发展和升化。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流,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是《信息及其特征》一课中讲述的信息的特征之共享性。这个共享性特征让我们可以作一个教学方法的尝试,那就是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让同学们以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多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信息技术知识点学习。具体的说就是当教师在讲授一个知识点时,同学们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给本小组的其他同学进行相互讲授和交流,当他把本小组的其他同学都讲懂的时候,他也就真正的懂得了这个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我们拉进了授课者与被授课者之间的距离和关系,将授课者与被授课者尽量摆在同一知识水平面上,让被授课者感觉到他们是在共同探讨学习和共同进步,这样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就会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那我们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会大大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相应的教学成效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例如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和区别什么是信息,都有哪些信息载体?以级信息的传播途径?等多个知识点时,我们就可以让同学们以二人一组来做一个小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通过二人组合完成这个小游戏,这们即让同学们理解了什么是信息,也理解了信息的传播途径和信息的载体等多个知识点。

 

2.3实践式教学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课还有一个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那就是要着重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我们这个课一定是一种讲练结合的课,一定不能采取向以住某些学科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留够充足的时间让同学们有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的时间。大多数同学对我们这门课是比较感兴趣的,我们要利用好同学们的兴趣,在知识点的讲解时,在必要的讲解基础上,着重培养同学们根据教师的引导式讲解自己动手在实践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解《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课中,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分别利用人工和计算机查找出眉山市到北京市旅游的最优交通路线,从而说明在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时计算机是大大优于人工的。只有通过实例的练习才能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并掌握相对应的知识。

3结束语

现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信息时代以经来临,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必然要求教师升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适应新形式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尤其是要根据新课程理念,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充分吃透教材,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调整,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最终达到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个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管志毅.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初探[J].教育界,2015(9)
  2. 费晓环.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方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