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改革之我见
刘菲
四川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目前,高校毕业生就来压力越来越大,而就业指导滞后,致使毕业就业不顺利,由此应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改革与加强。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改革
自从高校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的就业政策实施以来,就业指导应运而生,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只针对毕业生进行,而且缺乏全面系统的指导,于是职业生涯规划又提上了日程。这样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在深入探讨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即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虽然找到了方向,但工作实践时间不长,仍处于摸索之中,应不断改革探索。回顾大学生就业的历程,存在着以下情况,那就是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学扩招,每年毕业人数增多,与就业岗位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短期内不能解决。这是国家层面的问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缓解矛盾。即使缓解了矛盾,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对在校学生而言,他们长期脱离社会,对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现状了解甚浅,对个人和职业也缺乏了解。对职业规划感到陌生,通过问卷调查,不了解职业理论的竟占60%多。再从学校方面而言,工作仅停留于单一的就业指导,这是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无论本科专科)的就业需要。面对以上状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以素质教育为理念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素质教育倡导“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认识,激发他们对这一工作的高度观注与参与。因为这一工作不是组织或个人单独进行能够成功的,它应是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的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当前及社会发展趋势,确定最佳职业奋斗目标。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建立了职业规划教育网站,提供求职,择业信息,论坛交流等等。应引导学生关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二、再从国内外就业指导的现状看,我国比西方国家滞后,西方国家从小学开始就进行就业指导,这个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我国的高校从大一开始就进行就业指导的仅为17%,毕业那年才进行指导的也只有50%多,已经毕业了才进行短暂的就业指导,而且都是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面试技巧,强调就业观的重要性。这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是告知注入式的方法,学生处于被动感知状态。虽有作用但收效甚微,这就好比学生即将面临一个大的人生转折了,在前途茫茫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才给以短暂指导,而学生则是胸中无底根本谈不上从容应对,而是仓促应对,于是八方寻找,顺利就业的只是少数人,大都是实在找不到发挥自己长处的工作,就暂时作点临时性的工作,即使工作比较固定,也不安心,总想着跳槽,这是不利于一个人一身事业的发展的。
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从心理指导方面来说,应该对学生的每个成长阶段都进行深入研究,到大学阶段才能收到最佳效果。西方国家之所以从小学就开始就业指导,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规划的。有人进行过对某些学生的每个成长阶段的深入了解与分析,小学阶段是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的阶段,树立理想是由这些因素制约的。首先是老师的指导,老师会从我国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让学生对未来有一个方向性了解。比如介绍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的状况,预测再过十年又将是一个什么样子。这时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爱好作一番综合评估。在与家长交流后,就可以作出对未来职业的估计。当科学家、当工程师,当老师,当军人,当理发师,机械师,司机等等。初中阶段,在考高中还是读职业高中,老师要为他们提供可能的依据,比如该校历来考上高中的比例是多少?然后学生就能初步判断自己能否考上高中,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评估判断是基本准确的,到了初三,考不上高中,只能读职业中学或直接读职业学院,因为他们了解了当时的招生政策,初中生直读职业学院可以读5年拿大专文凭,到了高中阶段,他们都有一个大学梦,只是到了毕业阶段,才能估计读普通大学还是读专科学校。进入了职业技术学院,而且根据填报的志愿分了专业,这时他们对就业便有了一个初步打算了。所以就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说,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是有利的,因为到了毕业到落实就业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对生涯规划和就业方法的理论是陌生的,必须提前进行培训,学生提前懂得了这套理论就会有方向,有动力。例:有个学生,从小学就爱好英语,理想是长大当一个英语老师或是在适合的单位当英语翻译。进入初中了,他仍然爱好英语,但自己各科成绩的综合评估考重点高中的希望不大,结果考上了一般高中。读了一年,他再次综合评估,发现考普通大学的二本也有些难,于是作好读职业技术学院的打算。果然进了本省一所职业大学,他的英语成绩仍是全年级前茅。他想凭这样的专业成绩,毕业后考一个英语教师是没问题的,但谁知毕业后求职过程中才知道,非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本县不能报考,这一年时间便告结束。于是打听其它的县的招收教师的政策,好不容易打听到有一个县专科毕业生可以报考英语教师,由于竞争激烈,第一年没被录取,又过了一年才被录用。从这个学生从读书到就业的过程来看,缺乏的就是读书阶段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我想如果在我院新生进校时,就让他们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到了毕业那年,再系统的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这学年最后一学期,应侧重于基本技能的培养,让他们对就业方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毕业实习阶段进行系统改革。以往的实习基本上是对所学专业在实践中去应用。而在我看来,应在实习时间里,专门安排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与所学的相关行业的用人情况。调查往届毕业生就业的情况。这样可以从他一人所走过的求职路中,吸取经验,武装自己,以便少走弯路,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回校进行就业指导。这时学校是在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调查情况之后进行的指导,是非常切合实际的指导,是有的放失的指导,是卓见成效的指导。
以上便是我对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