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陈月琼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聚书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在义务教育初级阶段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良好的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数学思维认识世界,增强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效的练习能够确保学生学习了相应的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内化于心。"双减"政策的提出正是为数学学科的科学发展规划路径,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通过情境导入、小组合作、实物操作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后作业要减量提质,注重趣味性和应用性,通过及时反馈、有效讲评、拓展资源等举措,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把控教学节奏,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备课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师应认真研读教学方法,全面把握教学内容,理清教学重难点。还要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基础,预设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拟定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要切合实际,循序渐进,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方法多样但不要过于花哨。
导入环节要简明扼要,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复习旧知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但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占用过多正式教学时间,新授环节要抓住重点,化繁为简,由浅入深,对基础概念要讲清讲透,可通过直观演示加深理解,对解题方法或技巧,可通过分解讲解,借助练习巩固掌握。讲解过程中要多设疑,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对于难点,可引导学生尝试,然后再补充讲解,学生参与度越高,掌握得越牢固。
精讲精练提炼知识要点课堂练习以基础题、典型题为主层次分明适度容量,教师应做好时间把控,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总结提升很关键,通过回顾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布置适量课后练习注重巩固基础、拓展思路。若条件允许,可适当分层布置作业,高效的课堂离不开缜密的教学设计,教师应立足学情精选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要跳出传统的讲授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北师大版课文《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展示几个图形,请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学生会发现有的图形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有的份被涂上了颜色。教师展示涂色部分的面积,引出分数这一概念。学生看到具体的图像,再听教师讲解,直观理解了分数的含义。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如被分成相等的几部分叫做分母、表示几份叫做分子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推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再评点补充。学生通过头脑风暴、交流碰撞,加深了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有表现的机会。
在探究分数意义时可借助实物操作,准备一个苹果、一张圆形纸等,请学生动手将苹果切成四份,将圆形纸折叠成八份,涂上不同的颜色。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亲身感受分数的意义,加深印象。实物操作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寓教于乐。练习环节可以开展小组竞赛,提供分数表示、图形涂色等题目,小组成员协作解答,以最快、最准为目标。将枯燥的练习转变为有趣的比赛,学生争先恐后、全情投入,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巩固和运用。复习总结时可采用师生互动问答的方式,教师提问,诸如分数由什么组成、分数可以表示什么等,学生争相回答。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踊跃表达自己的理解,教师即时反馈。师生良性互动,共同梳理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加强课后作业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双减"背景下,科学管理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尤为重要,"双减"并非"减负",而是减去无效负担。课后作业要聚焦重点知识,覆盖基本题型,份量适中、内容综合,不搞题海战术。可适度分层布置作业,基础性作业全班共做,拓展性作业学有余力者选做。在作业量上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
好的作业设计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做作业不再是苦差事,比如设计一些趣味数学游戏,数独、华容道等学生在玩中学,或者布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再如布置一些生活实践任务,学生需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趣味性、应用性的作业更富挑战,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查缺补漏。可在作业本上给予评语鼓励,或面向全班展示优秀作业。作业讲评可采取学生先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评改作业,查找问题、总结方法,在同伴互助、师生互动中不断进步。及时的反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信心。
线上教育资源日益丰富,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线完成作业、小组协作探究等。学生在与同伴讨论交流、查阅资料、动手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双减"需要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教师应与家长及时沟通,明确作业要求,取得家长理解和支持。反过来,家长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情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必要时给予适度帮助和鼓励。家校同心,共同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课后作业管理,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举措。减负不减质,作业少而精,注重趣味性、应用性、开放性。及时的批改反馈、有效的作业讲评,能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举一反三。拓展学习资源、创新作业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习得知识、提升能力。同时,家校协同育人,共同引导学生科学做作业、高效自主学习,必将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结论:"双减"是一场关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变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责无旁贷。教师应立足学情,优化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精选精编作业,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注重趣味性和应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加强作业管理,通过及时反馈、有效讲评、拓展资源等举措,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学生科学高效学习。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实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汪玉琴.“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论文集.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第三中学;,2022:3.
[2]赵世强.“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2,(3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