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开展策略
刘小莉
重庆市垫江县桂东小学 408300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于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五项管理”的出台也使小学班级管理面临着新任务、新挑战。如何通过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来促进小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便成为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课题。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应该充分理解“双减”政策的意义,在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上加强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双减”政策下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班主任;开展策略
引言:
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小学及其教师必须采取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有效的策略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是,负担的减轻不能以教学效率的降低为代价,因此,这其实是对学校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班主任每天面对一个班数十名学生的学业状况、心理状态、身体健康、生活习惯等各种事物,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必须通过创新来提升工作效率[1]。
一、突破以往教育观念的束缚
班主任要从根本上摆脱对以往观念和模式的依赖,鼓励学生干部以积极的态度和高度的信心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但是目前来看,大部分教师还是保持一天的姿态,对一些繁杂的事宜亲力亲为,未能考虑到鼓励学生干部进行管理,片面地认为学生自我管理会出现事倍功半的后果。教师应改变这种片面的认知和观念,从班内管理体系构建为切入点,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高度的信心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具体管理工作中,教师应遵循用人不疑的思想,给予学生干部高度的信任,适当给予学生干部以正确的思想引领,促进学生研讨出最有效的难题处理措施。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内部日志上了解学生日常表现和管理态势,内部日志中存储着各个课堂活动以及作息时间的规律性,也存储着学生干部对于不守纪律学生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成效[2]。
二、提升班主任的自身教学素养
“双减”政策对小学班主任提出的要求是全面的,既要从所承担的学科教学角度降低学生的负担,还要从班级管理等各个方面减少学生的身心压力,为此既要从每个角度关心学生,还要在必要时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日常的学习与研究,平时要广泛收集和学习有关“双减”政策的各种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在小学班级管理等方面出现的最新变化。对于各种针对小学班级层面的校本教研活动,班主任要积极参与,勇于尝试新颖的教学思想,采取措施实现教学策略和具体方法的创新[3]。
另外,班主任还要与校领导、学生、家长、同事等各方面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注意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与意见建议。只有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小学班主任在“双减”背景下的工作质量才能获得高效的提升,并尽快在全面培养学生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三、坚持以生为本,发挥学生作用
学生是新时期教育与教学工作的主体,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坚持以生为本,有效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这不仅能够使班主任得到“解放”,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和成长。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有了更多自由和自主的时间,而小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规划能力较弱,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通过与班干部的沟通,指导班干部结合班级实际开展一些活动,如无声自习、课外阅读、体育锻炼等活动,使学生在学校内可以有事做,在劳逸结合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由于学生可支配的时间多了,班主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能力,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学习、管理能力,给学生一定的自信心。班主任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具体的要求,这样可以发挥学生之间互助的作用,让学生之间相互影响,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四、给予小学生合理的尊重与关爱
因为只有真的了解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及内心实际需求,才会推出“双减”这样的政策,想办法为学生减负,同时又不影响他们的成长。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落实“双减”政策的根本在于体现“双减”政策的精神,所以班主任必须给予小学生合理的尊重和关爱。而且,这样做能够营造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有机会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也愿意主动配合班主任采取的各项措施,师生双方的身心压力都会得到明显的缓解。
例如,当代小学生因为成长在信息化时代,其视野要超过以往的同龄人,在心智等方面往往会表现得比较“早熟”,可能产生各种独特的想法或者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某些苦恼。在学生发生某些变化,比如突然频繁出现课堂学习走神等现象时,班主任不应直接采取批评或惩罚等措施,而是要在班规班纪的原则下,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打开他们的心结,并对他们出现的种种异常表现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五、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成长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了评价学生最主要的标准,这也使得一些学生急功近利,过于追求“分数”,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离的。在“双减”背景下,学生获得了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如何支配、怎样有效支配需要学校和家长的不断引导。学校可以通过评价机制的调整,来引导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业余生活,可以从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着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同时班级也要有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在学校中开设相关的兴趣班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家庭中鼓励家长参与到这方面的监督引导之中,把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学生自评结合起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推出对小学班主任来说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够充分理解“双减”政策,实现教学思想的创新,积极开展教学策略和方法上的改革,让学生能够以他们更加喜爱的方式参与到学校生活之中,主动追求自身在各项能力素养上的进步。在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相信最终一定能够取得优秀的教学成果,让“双减”政策的精神得到全面深入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徐艳.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0):123-124.
[2]白玉梅.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甘肃教育,2020(20):54.
[3]樊建华.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