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制”之兔兔花园活动

摘要 【摘要】
DOI
作者周雅婷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13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2024-07-3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先生制兔兔花园活动

周雅婷

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幼儿园(南京市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安徽省蚌埠市  21000

【案例背景】

“我的建邺我的家”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探索生活的建邺区,发现有一条很特别的街道“喵喵街”,实地体验游玩后在幼儿园自主创设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兔兔元素街道,于是我们班本活动兔兔街应运而生。孩子们围绕兔兔展开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利用超清纸黏土和陶泥,制作出一个个小兔子并创设小情境;利用纸箱、报纸等材料制作立体大兔子;运用纽扣、珍珠等多种材料来装饰兔兔、流体兔兔、水墨画兔兔等。餐后散步路过幼儿园的小花园,孩子们提出用兔兔元素装扮兔兔花园的想法,于是我们追随儿童的兴趣,围绕如何装扮兔兔花园开展了一系列项目活动。

【过程描述】  

一、怎样装扮兔兔花园?

小朋友们饭后散步时路过幼儿园的小花园,五月说:“小花园真好看,如果再有兔兔元素装扮一下会更漂亮。”豆豆说:“就叫兔兔花园,我们之前做的花的手工作品也可以用来装饰。”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起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随即在班级围绕“装扮我们的兔兔花园”开展了讨论活动,“你想怎么装扮?可以用哪些材料呢?”依依说:“可以用一些花的作品装饰。”多多说:“我觉得可以摆放一些有兔兔装饰的植物。”东东说:“上次我们在锄禾园不是还看到很多根雕吗?我们可以在里面摆放兔兔和植物,装饰兔兔花园!”

为了支持孩子们的学习,老师鼓励孩子们按照想法行动起来,首先设计“兔兔花园”,然后设计根雕造型,大家一起展示自己的设计、需要的材料,讨论交流后投票选择,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组准备。孩子们有的用超轻粘土捏出各种兔子、花、场景造型装饰在根雕里有的用超轻粘土制作花环有的透明塑料纸上作画布置花园有的透明玻璃球中画漂亮的兔兔和花。一切材料准备就绪,孩子们就开始紧锣密鼓的装扮,装扮中出现了小困难,孩子们也能互相帮忙,积极想办法解决。“想挂在高的地方怎么办?”“找凳子踩在上面就可以啦!”“还是够不到。”“哎呀,那就找老师帮忙!”兔兔花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装扮完成了!可是问题又出现了,大家都想打理兔兔花园怎么办?什么时间来打理呢?怎么打理?

教师思考:

兔兔花园的创设及时关注了幼儿兴趣需要,完全尊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内容富有趣味性,融入了生活,各种兔兔元素情境的创设,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得到提升。

二、如何打理兔兔花园?

围绕“打理兔兔花园”这个话题孩子们又展开了讨论,拳拳说:“那我们就分组来不就行了?”峯峯说:“可是我们每天那么忙,哪有时间来打理呀?”妙妙说:“我们可以吃完饭散步的时候来打理!”杨雅婷说:我觉得可以!轮到哪组,那组的小朋友就先吃饭,吃完之后老师带着散步的时候去打理花园。”团团说:“好主意!”孩子们纷纷赞同,于是孩子们自主决定以小组的方式每天轮流打理兔兔花园。这时老师提出新的问题“提出了怎么打理呢?打理兔兔花园需要做哪些劳动?高辰欣说:“要给绿植浇水。”王雨苏说:“及时用超轻粘土修补作品。”谢文柠说:“还要摆放好物品。”孩子们兴高采烈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说:“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可以把你们的好主意画下来放到兔兔花园,这样大家都知道打理兔兔花园的方法了。”大家纷纷同意,赶紧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装饰后一起摆放到兔兔花园里……

教师思考:

老师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并分享,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发展了动手能力,也促进了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展。

三、“大带小”装饰兔兔花园

孩子们正在打理兔兔花园,这时小班的弟弟妹妹们正好出门散步被吸引过来,“这个花园好漂亮我也想进去玩兔兔花环真好看!”小班的弟弟妹妹非常喜欢哥哥姐姐们的兔兔花园,点点说:“弟弟妹妹,我教你们怎么做花环吧很简单的。”其他小朋友也开心的要教弟弟妹妹制作花环,于是回到班级孩子们就围绕“带弟弟妹妹制作花环”展开了讨论,怎么教弟弟妹妹制作花环呢?需要做哪些准备?妞妞说:“我们要准备好制作花环的材料带去兔兔花园”。豆豆说:“还可以把制作步骤画出来,我们自己看,弟弟妹妹也可以看。”孩子们开心的准备了起来…为了满足小朋友们的想法,支持孩子们的行为,老师们跟孩子一起准备了充足的制作材料。小先生们”耐心教弟弟妹妹们,弟弟妹妹们学习的很认真花环制作成功啦!“老师”和“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就感,特别开心!

教师思考:

欲教人者先教己”,小先生们在观察、寻找弟弟妹妹们出现问题的原因后,将自己重新转化为学习者,不仅有效解决了弟弟妹妹遇到的难题,也让自己对手工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案例反思】

1.兔兔花园系列活动践行了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在以儿童为本的理念指引下,提出的一种扩大教育影响力的实施机制。本次我们哥哥姐姐们因为年龄的优势,成为了本领的先行者,教师将本领传承的主动权交到了孩子手中,相信他们也可以成为弟弟妹妹们的“小先生”。

2.“小先生”在传授本领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自己的能量和被弟弟妹妹需要的满足感。这是一种爱的传承,孩子们在交往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往,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把知识和思想相互传递,并在传递与交往中相互得到提升与发展。

3.小先生”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不仅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也让作为教师的我获得了成长和进步。活动中教师密切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支持和满足幼儿的探究行为,加深了对幼儿学习方式和思维特点的了解,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