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石薇
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中学 746000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提出三个关键策略:精选群文材料,以主题为引领,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在联系的把握;开展深度阅读,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以表达为目标,鼓励学生运用多样化的语言形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这些策略的实施,将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增强文本理解力、思辨力和语言表达力,进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导向;群文阅读
引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精心设计的群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提升思维品质与语文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单一文本阅读的局限,选取多个主题相关、体裁多样的文本,构建起相互关联、彼此呼应的文本群,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阅读视野和更为丰富的思维空间。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综合归纳等方式,探究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挖掘文本深层次的意蕴,从而实现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和批判性认知。
一、以主题为引领,精选群文材料
群文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选择与组合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指引,优选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本材料,形成内在关联、互为映衬的文本群,引导学生在多元视角中把握主题内涵。此外,群文材料的组合应突出主题的引领作用,通过主题串联、对比、递进等方式,构建开放多元的对话场域,引导学生在纵横交错的阅读体验中深化对主题的认识,提升分析综合、比较鉴赏的能力。例如,以“人性的悲剧”为主题,教师可以以《窦娥冤》(节选)《雷雨》(节选)《哈姆雷特》(节选)这几篇文章开展群文阅读。三部作品虽然创作背景各异,但都以人物悲剧的形式揭示了人性弱点和社会黑暗,教师可以将它们组合成群文,引领学生在纵向对比和横向联系中把握作品的共性,进而升华对人性与社会的认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群文之间探寻共性与差异,如提出:“窦娥之死是个人还是社会之过?周朴园的悲剧根源何在?哈姆雷特的形象与窦娥、周朴园有何相似之处?三个悲剧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是否相通?”等等,促进学生对作品内涵深入理解,引领学生对人性与社会形成客观认知。
二、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深度阅读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问题导向是深度阅读的关键路径,教师需精心设计与文本内容紧密相关、具有启发性和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同时,问题导向下的深度阅读教学还需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在批判性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见解。例如,教师在以《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这几篇文章开展群文阅读时,可以围绕“情与景的关系”这一核心知识点设置问题。如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三篇文章都流露出作者浓烈的情感,但表达方式有何不同?”引导学生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在《故都的秋》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写作手法,感受秋的萧瑟与作者对故都的感情;而在《荷塘月色》的学习中,教师则应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情感表达的隐晦性,体会荷塘美景,感受情景交融的写法;最后,在学习《我与地坛》时,要引导学生感受史铁生对地坛的依恋。通过三篇文章的对比分析,学生自然而然就能领悟到:情景关系并非简单的“景衬情”,它可以是直接的融合,可以是间接的对比,也可以是景物作为情感载体而存在。最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不同类型的“情景关系”分别能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情景关系”这一知识点,提升学生分析文章、鉴赏文章的能力。
三、以表达为目标,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以表达为目标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应立足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提炼文章的核心观点、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进而内化为自身的语言素养。教师应创设多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展开深度探讨,在交流碰撞中提升语言表达的条理性与准确性,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续写等语言实践,在创造性转化中感悟语言的独特魅力,最终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教师在以《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这几篇文章开展群文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三篇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中用词素淡,却营造出“祝福”的反讽意味;施耐庵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善用短句,突出风雪之夜的紧张感;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则偏爱景物细节描写,暗示人物内心的压抑。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语言表达技巧的点拨,引导学生体会比喻、拟人、烘托等手法的妙用,以及句式、语调、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篇命题作文“环境与命运”,鼓励学生模仿以上三位作家的写作风格,自创一篇小说片段。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已有阅读积累,将自己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内化为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了跨文本、跨主题、跨体裁的阅读体验,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文本理解力、鉴赏力和创新力。学生在多元文本的互涉中,加深了对不同作品的比较与思考,提炼文本内涵,领悟语言精髓,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策略的实施,突破了传统单一文本阅读的桎梏,开创了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对于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瑛.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新思考[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4(5):65-67
[2]张凌云.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解析[J].作文(高中版),2023(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