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 【摘要】本文探讨了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和教学案例的结合,展示了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方法,研究发现,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OI
作者周璨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6期
出版日期2024-08-30(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周璨

安徽省怀远县怀远实验中学

摘要:本文探讨了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和教学案例的结合,展示了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方法,研究发现,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导致学习效果欠佳。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深度。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问题或任务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探索知识的动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或兴趣相关的数学问题,借此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习的内在动力。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先提出较为简单、直观的问题,再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更为复杂的数学问题,以此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和探究动力。

例如,在教授“平面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提出问题:“建筑设计师在规划房屋时如何确保屋顶的三角形结构稳定?”这一问题紧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剪纸、拼接等活动来动手操作,观察不同三角形的内角和,再通过合作讨论和推理,得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结论。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数学原理,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进行分类探究,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在内角和规律上的相同点。这一过程通过多层次的问题设置,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思考,逐步深化他们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探究式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相较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解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自主性。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知识规律,并结合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更是学生与知识互动的过程。通过探究式教学,学生能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概念和技能,形成更为稳固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授“二次函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逐步构建起二次函数的概念。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抛物线运动的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物体在不同抛掷角度和力度下的运动轨迹,记录相关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曲线图。通过这一实验过程,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物体运动轨迹呈现抛物线形状,并从中得出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随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如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位置等,逐步加深他们对二次函数的理解通过这种自主探究的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二次函数的数学性质,还培养了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此外,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不仅促进了知识的共享与碰撞,还增强了他们在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鼓励学生反思与批判性思维

探究式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还特别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能力。反思是学生提高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助学生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检测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并通过修正错误和调整学习策略来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批判性思维则是探究式教学的另一个培养目标,旨在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对不同解决方案进行评估。

例如,在教授“统计与概率”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并进行数据收集。学生可能通过投掷硬币、筛子或进行简单的调查来获取数据。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他们的数据是否真实、统计方法是否科学,并讨论数据集中是否存在误差和偏差。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反思,学生能够学会从多个维度审视自己的研究过程,并逐步掌握如何在未来的学习中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统计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讨论。例如,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并通过比较得出最适合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逐步学会用多种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探究式教学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丽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2(10):1.
  2. 万雨."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 2008(19):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