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摘要 【摘要】本文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创新思考与探索。通过创设情境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注重实践操作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这些创新举措旨在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DOI
作者姚正婷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3期
出版日期2024-07-2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姚正婷

黑龙江省讷河市城南中心学校  161300

摘要:本文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创新思考与探索。通过创设情境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注重实践操作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这些创新举措旨在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情境创设;评价方式;实践操作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创新教学方法和思路成为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供有益参考。

在新课改的指引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与思考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其中,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是一个核心论点。这一论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曲线的运动动画”这一章节为例,我们可以具体阐述情境教学的应用与效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直接介绍曲线的运动原理和相关操作技巧,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们尝试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首先,我们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段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包含了各种曲线运动的元素,如行星绕太阳运动、汽车沿弯道行驶等。这些生动的画面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接着,我们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曲线运动是如何实现的,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曲线的运动动画。然后,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任务,如制作一个小球沿曲线轨迹运动的动画、模拟飞机在空中飞行的轨迹等。这些任务不仅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而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探索,不断尝试和调整,最终完成自己的作品。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创新评价方式,促进全面发展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其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因此,我们需要创新评价方式,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初识PowerPoint”这一章节为例,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操作题,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来评价他们对PowerPoint基本功能的掌握程度。这些题目可以包括幻灯片的创建、编辑、保存等基本操作,以检验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其次,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创意展示任务,要求学生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演示文稿。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演示文稿的制作质量,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意和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创新评价方式,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发现他们的潜力和特长,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注重实践操作,提升技能水平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提升技能水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美化幻灯片”这一章节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实践操作在提升技能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这一章节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幻灯片的基本操作,还需学会运用各种工具和功能来美化幻灯片,使其更具吸引力和专业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展示如何调整幻灯片的布局、字体、颜色等,使其更加美观。然后,我们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实践任务,如设计班级活动的海报、制作个人简介的幻灯片等。这些任务不仅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他们的实践热情。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选择合适的颜色、字体和图片来美化幻灯片。同时,我们也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进行创新思考与探索,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创设情境教学、创新评价方式以及注重实践操作等举措,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些创新策略也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向。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继续深化这些创新策略的应用,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培养具有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许培国. 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实施 [J]. 家长, 2022, (24): 114-116.

[2]周剑寒. 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J]. 读写算, 2021, (31): 5-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