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师MPCK发展策略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知识(MPCK)是衡量数学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基准,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数学教师MPCK发展进行研究,不仅符合数学教育研究的发现方向,也是深化对数学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MPCK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地探究,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师MPCK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DOI
作者雷秋川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2年9月第18期
出版日期2023-03-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MPCK发展策略探究

雷秋川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知识(MPCK)是衡量数学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基准,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数学教师MPCK发展进行研究,不仅符合数学教育研究的发现方向,也是深化对数学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MPCK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地探究,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师MPCK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MPCK发展;策略

引言: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目的是为了让数学教师懂得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对象下如何教学、教学什么,就是为了做一名教学水平卓越的数学教师。从宏观上来看MPCK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显著,可以说发展教师MPCK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途径;从微观上来说,在教师的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MPCK实质性地提高了数学教师对数学知识和教学知识,以及对班级学生的理解。总之,教师的数学学科教学知识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直接的影响。MPCK理论的提出与完善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推动,是研究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口。

目前,农村教育质量整体水平偏低,这是大部分农村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基础的知识储备可能尚不完善,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知识则更不完善,尤其对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教师专业发展不够,对MCK、MPCK等方面相对更加缺乏。另外目前有关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转化和运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本文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MPCK发展策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MPCK的概述

MPCK (Mathematic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指数学教师将具体的数学内容知识如何组织、表达、呈现等,最终促进学生理解掌握,继而实现有效教学的一种实践性知识。它是关于数学内容教学化的知识,是数学内容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等形成的一种知识“合金”,具有数学性、情境性、建构性、整合性以及缄默性等特点。具体来说,(1)数学性。数学内容知识是前提,MPCK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2) 情境性。MPCK是数学教师独有的知识类型,教学内容要想有效呈现给学生离不开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3)教学性。MPCK是一种面向教学的知识,与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密切关联。(4)建构性。MPCK产生于认知个体与外在情境交互作用的过程;(4)整合性。MPCK融合了MKPKCK TK,包含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和对特定数学内容的理解和判断;(5)缄默性。MPCK积累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该过程是内隐的、默会的。

MPCK发展关注 MPCK在各个层面的转化情况,它实质上为一种转化的智能,即数学教师将数学内容知识向教学任务的转化、教学任务向学生实际理解的转化。第一层转化主要体现在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表现在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学设计依据的认识、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等。第二层转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运用,师生互动、教学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师MPCK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增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使教师不断自我完善

教师自身发展的优劣,主要表现为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意识、教师胜任能力、教师的自我完善能力。在本研究中,经验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意识的存在与否,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与实践经验的累积,则有助于教师的胜任与自我完善能力的持续发展。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拥有自我专业意识才能有正确对待教学的态度和理解、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势必要涉及到相关学科教学知识的积累和沉淀,对于数学教师而言,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便是其数学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可以认为掌握丰富的数学教学知识是培养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重要一环,而自我专业知识的培养又促进了数学教学知识的学习,二者彼此促进。自我专业意识包括自我专业认知、教师职业认同和自我效能感。自我专业认知的培养途径很多,教师的评价制度占很大一部分。目前我国的教师评价制度正向多元的、质和量相结合的、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综合性的教师评价转变。校园文化可以作为载体影响教师的职业认同的形成,提升教师的精神追求、职业追求和理想。除校园文化的影响、教师个人反思等,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更有赖于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好坏同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的高低挂钩,也间接反映其学科教学知识的多少,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MPCK的发展离不开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培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是其专业发展的一部分,需要自我教育来实现。社会因素和学校层面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只有消化吸收,主动发展专业意识,即教师的自我完善才能使其成长更快,这一点在教师身上体现尤为突出。教师的自我完善可以通过丰富自我内涵、学会自我管理和实现自我价值来实现。对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发展自己MPCK,这里的课外的自学包括教辅资料的阅读、网络资源的获取等,尤其是网络资源的获取。因为网络资源是无限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是现在新时代赋予教师新的职业特征是要与时俱进,当今社会,学生的学习渠道变多了,所以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以应对学生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拥有长流水。

(二)钻研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是编写数学教材、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显然数学教师对于课程标准标准的解读,对于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至关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是对原先的数学教学大纲的超越,它赋予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权,同时也向数学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摒弃之前凭经验、凭感觉进行教学的做法,从完全用教材教或者教教材中解脱出来,数学教师要基于课程标准,整体上设计数学课程,实现数学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以及数学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前提条件就是教师首先要钻研数学课程标准,从中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目标、教学建议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才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目前有研究者提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根据课程标准确定学习目标,使得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性;第二,教学评价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使得学习目标与学习评价保持一致性;第三,根据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使得最终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教学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能力

教师的自我反思对于自身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就有“我日三省我身”、“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这些都说明反思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教学的进程来看,教师的教学以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在教学前阶段的反思上,主要是针对教学设计层面的反思,如课程标准的理解、教学设计的依据的认识、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确定等等,种其达!否准确、教师如何提问,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中的反思上,比如教学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教师如何提问,教师如何有效引导、教学对于课堂的监控等等,这种教学反思具有监控性,有利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监控能力。在教学后反思方面,比如说教学的运用是否恰当、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师生互动是否频繁、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等,这方面的反思具有批判性,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评价能力,为后续的行为改进提供保障。除此之外,积极开展数学交流活动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提升教学技能最主要的方式,所以在平时应当多组织教研活动,针对某些专题进行研讨,针对某些课题进行磨课,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并且应向教师传达树立一个课后反思的重要性,一个教师如果想快速地提升自己的 MPCK,就应该多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改进自己的缺点,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 改进教师管理制度,给予数学教师足够的专业成长机会

加强改进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师范技能培养对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规划发展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由师范求学经历来讲,师范生在校学习较多的还是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也会涉及到很多,但多偏向于理论研究与讨论,并停留在此阶段,本科期间,我们曾组织过“课前十分钟”,目的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位师范生有站上讲台说话的机会。这就是专业培养的开始。我们很多师范生的讲台首秀,很多都是出自“课前十分钟”。

一名教师之所以被称作优秀,并不是自己到处宣传,而是靠着一份份成就,学生的一次次进步,教学比赛表现出色,职称成功晋升等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被称作“优秀的教师”。一名优秀教师的培养,要从可以获得进步的每一个细节入手,比如认真听一节好课、努力备好一节课,静下心来跟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现有认知发展水平与心理状态,以及能潜心研究,写出优秀的教育研究好文章。总之,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就要从自身自律做起,向优秀的教师前辈学习,请教,潜心“修炼”,直至向优秀教师靠的越来越近,直到自己也可以变得优秀。

对于区域之间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本就容易产生差异,教学设施以及教学设备配备情况都有可能是区域之间教育质量产生差异的原因。所以,区域之间应尽可能统一好的教学设备,给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创造可以与较发达地区相同的教学环境,设备齐全,教师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使得教师能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发展。

(五)注重审视教材内容知识,重塑数学课程知识体系

除了教师培训机制的革新、学校的重点扶持和教师自身专业意识的树立,新教师MPCK的发展还可以从多方面着手,以 MPCK 的构成成分为例,强化新手教师数学学科知识的基础,提高新手教师研究学生的能力水平,拓宽新手教师数学教学知识接收渠道,从而达到改变新手教师MPCK发展不均衡的目的。

作为MPCK的形成的根据和基石,数学学科知识是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所必备的。与经验教师相比,以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编排数学学科知识这一倾向应当引起新手教师的重视,大多新手教师满意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不再审视数学学科内容知识。首先,新手教师应注重积累数学学科内容知识。面对基础的小学数学知识,新手教师难免觉得过于简单,而忽视进一步积累数学学科内容知识。这一错误观念影响其数学学科知识的水平,因此新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明确自身缺乏的学科知识,以便有针对性地积累、完善自己的学科内容知识。其次,新手教师应以特定学段的教学内容为线索,以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为导向,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逻辑顺序,提炼和整合已学的学科内容知识,构建螺旋上升式的知识结构。

总而言之,农村教育一直以来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国家义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不仅关注教师教学知识的掌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测评,也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做出了新的评定标准。对如何有效评价教师专业化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MPCK是关键途径,它不仅是数学教师区别其他学科教师的一种重要特征,更是数学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对教师MPCK发展策略研究很有必要。对此,本文探究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师MPCK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教师培养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乡村数学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专项课题《农村小学数学教师MPCK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以南宁经开区为例》(课题立项编号:2021ZJY203)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鲍银霞. 小学数学教师MPCK的调查与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 2017(6):13.

[2]阮征, 沈南山. MPCK视域下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策略[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4(4):5.

[3]孙兴华,马云鹏.MPCK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J].学术探索,2014(09):147-152.

[4]姜仁建.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MPCK)来源的调查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 2017(12):5.

[5]张侨平. 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中MPCK的研究[C]// 华人数学教育会议. 201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