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探析
王小军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古佛九年制学校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其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灌输,已逐渐显现出不足之处,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析
一提到数学教学,很多教师会选择题海战术,虽然提高了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却忽视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而且,单纯教授式的教学方法下,教师高效阐述教材内容,小学生忙于计算、做笔记,导致课堂气氛的沉闷、缺乏活力。新课改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出发点,要求转变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突破“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一、围绕日常生活,拉近与知识的距离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大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而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因此,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紧紧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的存在,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避免生疏和兴趣排斥。
例如,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中,教师即可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分析与思考,进而培养其数学思维。如:学校即将开学,附近的文具店开始进购大量学习用品,而其中水彩笔、笔记本、橡皮、三角板花费的金额分别为1527元、2536元、473元、964元,他总共支付给供货商7000元,请同学们计算出供货商应找回其多少元?借助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但可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使其主动融入到问题分析及研究中,从而调动其思维,满足新课标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审题技巧
小学生在计算应用题的过程中出现卡顿是审题不明确的表现。解答应用题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审题以此明确考点在哪里,但是部分数学教师往往急于求成,把教学重点放在解答应用题的公式和计算上,忽略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导致学生解题没有耐性,只将大体意思带过,然后盲目的计算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将审题作为应用题教学的突破点,结合学生的特性,整合应用题型,为学生带来更为生动的教学课堂。
例如,在《面积的变化》教学中,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实用面积变化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面积的计算问题。教师在为学生筛选表面积变化的应用题后,引导学生大声朗读题目,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重点知识的停顿,让学生标记出来有效的数学信息,然后自动滤掉不相干的信息,待学生缕清思路后,教师将关键字眼写在黑板上,利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技巧,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审题技巧。
总之,数学作为抽象性十分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数学课堂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同时也是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数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依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自然合理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然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陈美玉.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引导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41.
[2]徐业刚.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解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