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二年级"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研究

摘要 【摘要】在中职二年级"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研究中,本文探讨了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通过融合信息化技术,教师录制微视频并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学生课前自主观看,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和针对性。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和提出实际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项目教学法则通过模拟真实工作环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教学方法的巧妙融合,不仅为学生创造了灵活、高效的学习环境,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未来
DOI
作者徐勇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8期
出版日期2024-09-30(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中职二年级"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研究

徐勇

四川省筠连县职业技术学校 645250

 

摘要:在中职二年级"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研究中,本文探讨了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通过融合信息化技术,教师录制微视频并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学生课前自主观看,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和针对性。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和提出实际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项目教学法则通过模拟真实工作环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教学方法的巧妙融合,不仅为学生创造了灵活、高效的学习环境,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二年级;"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教学

一、采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

在中职二年级"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融合信息化技术,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先精心录制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连的微视频。这些视频内容全面,不仅涵盖了Dreamweaver软件的基础操作、HTML语言应用、CSS样式设计以及JavaScript交互功能实现等关键知识点,还特别强调了网页布局、色彩搭配及用户体验等实战技巧,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且深入的学习框架。这些微视频被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使他们能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形成初步认知,从而有效提升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通过学习平台明确了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具体任务,并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标记出自己的疑惑点,为课堂上的深入探讨做好了充分准备。课堂上,教师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鼓励他们将视频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可以立即向小组内成员求助,或通过平台回看相关视频片段寻找解决方案。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极大地提高了问题解决的速度和效率。课后,学生可以继续在平台上发表学习心得、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深度交流。这种互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拓展任务,如要求学生根据当前流行趋势设计网页界面、优化网页加载速度等,以巩固课堂所学并让学生紧跟行业动态,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职业素养。综上,通过将信息化教学平台与微视频资源有机结合,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灵活、高效的学习环境,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得"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实践更加生动、有效。

二、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

"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中,教师可以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首先,教师明确任务驱动教学的核心理念,即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提出实际任务,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完成学习,使他们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任务,如制作家乡山水网页。在任务提出阶段,教师可采用成果展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优秀的网页作品,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完成任务的积极性。接着,在任务分析环节,教师将大任务细分为若干个小任务,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仔细思考、分析和讨论,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完成任务阶段,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构建新知识,鼓励他们自主探究或协作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还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网页制作中。教师在一旁起到引和导的作用,适时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支持。最后,在评价与反馈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教师挑选出优秀的网页作品,让作者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制作方法,以此鼓励和激发其他同学的设计热情。同时,教师也要注重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改进作品,提高网页制作技能。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运用项目教学法

在《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项目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工作环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首先模拟企业真实项目,为学生提供甲方的需求分析,引导他们进入项目情境。随后,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需根据需求独立设计出网站导航结构。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指导者,更是观察者,密切关注每组学生的动态,确保他们充分参与到项目讨论和设计中。进入素材收集和网站风格确定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素材,并引导他们小组讨论确定网站的主色调、文字样式等,以确保页面风格的一致性。在这一阶段,教师充当着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在素材收集和风格确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着项目的深入,学生开始分工合作进行网页制作。教师此时转变为监督者和支持者,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同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教师求助,教师则根据观察记录,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项目完成后,教师设计项目评估表格,从多个方面对学生作品进行综合评价,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同时,每个小组需提交项目报告单,并上台展示本小组设计的网站。教师结合平时的观察记录和对学生的提问,给出他们在项目中的成绩,以此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网页制作技能。

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教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学习平台,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中职二年级"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中的三种教学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教师为学生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些教学方法的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网页制作技能,还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申利刚.中职Dreamweaver网页设计和制作教学要点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

[2]曾盛楠.基于Dreamweaver网页制作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J].数码世界, 2020(1):1.

[3]管艳.中职学校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策略[J].教育艺术,2020,(11):7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