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教学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高效使用
黄湉湉
单位: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 邮编:533199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八桂教学通”就是互联网+教育影响下的时代产物。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作为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将网络教育平台与教学紧密结合,克服了常规教学方法的缺陷,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并且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文章对“八桂教学通”如何运用于初中语文课堂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希望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良效。
关键词:八桂教学通;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八桂教学通”是一款专业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以多版本数字教材为核心,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备课、授课等功能,“八桂教学通”有效推动中小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优化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论文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详细分析基于“八桂教学通”平台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做法,以期为后续的相关实践与研究提供依据。
一、“八桂教学通”概述
“八桂教学通”是以数字教材为核心,在教学课程组织工具、教学课件工具、资源库、题库、学科工具库、课堂活动库、授课工具库等基础模块的支撑下,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备课、授课以及教学管理等功能,支持课堂教学场景应用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从而提高了老师的备课效率,使他们的教学流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优化。
“八桂教学通”教学资源具有专业、安全、智能化、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性,能够很好的满足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种不同的教学情景中的使用需要。同时,“八桂教学通”的推出,更好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在数字资源平台上开展教学的热情,积极地推动了课堂改革,创新了教学方式,推动了教师的信息化,从而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八桂教学通” 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运用
(一) 运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工具,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多样且功能齐全的工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直观、丰富、生动、有趣,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
例如: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名篇《壶口瀑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八桂教学通”平台工具有效服务于教学全过程,通过情景任务驱动,设计寻美、赏美、悟美三个教学环节,利用平台上的数字资源实施教与学的活动。在这一堂课里,“八桂教学通”平台工具不仅仅是讲、练、测等局部使用,而是以数字资源作为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手段,涵盖辐射了整个课堂。比如在讲解黄河景物特点和游踪的时候,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上的批注、聚光灯、拍照上传等工具,时效性地引导学生聚焦文本,赏析美文。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该平台信息化教学构建,使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了探究式学习共同体,让信息技术成为了师生良好互动的抓手。
(二)活用“八桂教学通”平台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与之前的课件制作相比,“八桂教学通”平台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且智能化程度较高,它可基于教学现状,在强大的数据库中调用需要素材、素材及现有课件等,并根据教学要求进行编辑处理,在电子教材处能够灵活地插入制作好图片、影像、随堂测试卡等,还可方便地压缩打包再保存。并且,“八桂教学通”教育平台可汇集形、像、色、音及动画一体化,具有鲜明的特效表现力,而这一充分体现趣味性、艺术性及全新性的教育云平台形式,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此外,语文教师也可利用“八桂教学通”优质的资源,积极发挥平台共享导学作用,借助点击查看与选择应用,为学生精心创设课堂导学内容,并可即时地将相关新课的文本内容和微视频推送给学生,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和把握难重点,使他们的学习更具针对性,也更好地激发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厘清学习思路,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为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奠定基础。
(三)以“八桂教学通”技术资源为抓手,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方面,“八桂教学通”平台上丰富的资源,俨然是语文教师备课用之不竭的资源库。教师要充分利用质的课件、教学案例、教案设计及PPT等资源,这既省时省力,又显著增强备课效率。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可通过“八桂教学通”平台,学习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借鉴专家学者、名师或是优秀骨干教师的全新授课思想和观念,以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提质增强提供参考。以此为基础,备课组还要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能够在群策群力下构建一套与校本实地相适宜的教学模式,以此调动备课组集体智慧锦囊,带动全体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借助“八桂教学通”技术手段,开启信息化教研新模式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研活动密不可分,然而现实中的教研活动常常会受到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常态化的教研活动难以开展,开展的频率以及教研活动内容也非常有限,即使是正常的教研活动,地点也局限于校内,教研互动性不强,范围不广,影响力不够,制约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八桂教学通”资源平台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八桂教学通平台开启信息化教研新模式。比如,构建一个类似于虚拟的教研社区,每位老师都是社区内的成员,这些成员可以来自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城市,也可以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城市,这就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教师们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社区里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包括说课、上课、评课与分享交流等,在这个平台中各位老师可以展示自己的教研成果,交流各自的教研经验,取百家之所长,形成适合自己的教研体系;此外,在这个社区中,成员们还能发表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将教学实践积淀为经验、理论等。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在八桂教学通平台上发起并参与教研,集思广益,成为问题的解决者,成为研究者,将教学实践转化为理论成果。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课程改革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向更深层次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正迎接着新的挑战。我们要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数字资源规模化应用,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资源建设,充分运用“八桂教学通”等数字教材资源,助力提升初中语文课堂品质,全方位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升,全方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J].人民教育,2019(05) : 7-10.
[2]彭雪庄.教育信息化2.0时代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模式探究——以广东省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调研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8 (09) : 13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