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情景教学的实践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国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涌现了大量的新的教学手段。在多种教学方式中,情景教学因其灵活多样、直观形象而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教学手段。它是通过有意识地把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特定情景插入到相应教学环节中去,创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能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变得富有生机,蕴含生活化气息,并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可见,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情景教学,
DOI
作者周莉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情景教学的实践探究

周莉

常德市第七中学  415000

摘要: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国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涌现了大量的新的教学手段。在多种教学方式中,情景教学因其灵活多样、直观形象而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教学手段。它是通过有意识地把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特定情景插入到相应教学环节中去,创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能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变得富有生机,蕴含生活化气息,并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可见,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情景教学,提供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景教学;运用;策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情景教学的必要性

顾名思义,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情景,带领学生走入文章的世界,更好的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情景教学法具有多样性,能够化道德与法治枯燥为趣味能够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抽象知识的距离,营造优学环境。由于情景教学法中“情景”涉及的方式呈较为丰富多样,如生活化情景、问题情景、趣味表演情景,以及多媒体情景等,能够极大弥补以往教学内容及形式的“单调”,情景强烈的代入性,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良好的状态置身于学习情景之中,同时,“情”“境”化的设立,给予学生的良好知识情感体验,促进其认知与情感的交融。此外,我们知道,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提升兴趣,并获得快速的发展,教师借助情景营造的生动氛围,增强了课堂师生的互动交流,在激活课堂氛围的同时,开启学生的思维门扉,过情景的带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思考和探究,有利于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创设情景,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情景的设立能使教学发挥“学习带入”功能,有着很强的教学实用化,该教学法在于教师将抽象知识通过特定的教学情景体现出来,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和认识知识,并且能给予学生深刻的印象,进而促进他们将所学知识能够更好地运用于实际生活。故而,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想提升教学的成效,在教学中合理创设情景不但能显著提升教学成效,为核心素养的贯穿执行奠定基础。

例如:以“勇担社会责任”一课为例,笔者精心为学生创设了多媒体情景。首先,笔者在教学伊始,借助多媒体PPT为学生展示了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劳动者在工作岗位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本课探讨的主题“责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认识到在不同岗位上人们都担负着各自的职责。随后,笔者在教学中建立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景,引导学生们模拟火灾中紧急救援的情景,部分学生充当受困群众,另一部分学生扮演消防人员,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身体力行,切实地体悟到责任的意义所在,对学习知识点也有了深刻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学生对于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有了清晰的界定,更加清楚自己对于家庭与社会的意义,进而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履行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引发学生共鸣

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教师不仅要对教材中存在的生活化教育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发掘,发挥出教材应有的成效,还需要脱离教材的局限,结合社会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问题情景的创设,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从而获取更好的教学成效。

例如:在教学《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迟到》,情景剧表演后让每位学生在卡片上列举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五种角色,并说明每种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最后,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作为社会的一员,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履行应尽的义务,共建美好生活。引导学生站在情景剧中人物的位置上体验其感受,引发情感共鸣,促进思维碰撞,从而获取理论知识。

(三)以问题情景为切入口,开启学生的思维门扉

古人云:“思起于疑,学贵在疑”,激发人的深层思考与探索,源于启发式的问题,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想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充分的启迪,可以设定问题教学情景为切入口,只有使学生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以《诚实守信》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所有事情都必须绝对诚信不能变通吗?”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由于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明辨是非对错,理解诚信的具体内涵,但“善意的谎言”是否合理,需要集思广益;其次,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医生是否应该对绝症病人隐瞒病情?重病卧床的母亲跟孩子谎称自己不是生病是不是就是不守诚信?学生前后讨论后,分为正反两组进行辩论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还课堂于学生;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由诚信两难问题回归到课本教材的内容中来,从而导入新课——诚实守信,明白诚信不是教条,应与具体情景相结合,做出诚信的正确价值选择。此时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新的知识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情景教学能恰如其分地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的教育理念,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为学生创造"乐学"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产生饱满的热情,提高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情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受到教育领域的推崇。为此,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前提,充分发挥情景的育人效能,在兴趣教学的引导下,合理建构多元化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而积极参与道德与法治教学,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就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来建设高效率的课堂,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就此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希冀能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丽丽.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情景教学的策略[J]. 新作文:教研, 2022(4):2.

[2]李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设计及实践[J]. 新一代:理论版, 2021, 000(002):P.82-82.

[3]史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景教学法运用探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