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
朱文龙
乌鲁木齐市第一百五十中学830002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本文首先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然后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包括情境创设、合作探究、评价方式改革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最后,通过具体实践案例的分析,展示了这些创新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则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构建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进而提升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他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的年龄阶段,通过情境创设,能够更有效地引导他们走进语文的世界。在实施情境创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播放与课文情感相符的音乐、展示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等。这些手段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例如,在教学《春晓》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色,如翠绿的柳枝、娇艳的花朵、欢快的小鸟等,同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不仅更容易理解诗句的含义,还能深刻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此外,情境创设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语文的魅力。比如,在教学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校园内的花草树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还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
2. 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能力
合作探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在合作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在实施合作探究教学时,教师应首先明确探究的主题和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应分工明确,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探究过程。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探究问题,如“诸葛亮是如何巧妙利用草船借到箭的?”“他的计策中体现了哪些智慧和策略?”等,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在探讨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引导他们相互倾听、相互启发,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在探究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评价方式改革,注重过程评价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性差异。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我们应改革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步和努力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在实施过程评价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如课堂观察、作品展示、口头报告、同伴评价等。这些手段能够全方位地展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为教师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价依据。例如,在教学写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然后组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建议。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信心,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欣赏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4.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小学语文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和工具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受限于教材和黑板,而如今,教师可以轻松获取海量的教学素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这些素材不仅让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体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制作包含文字、图片、视频等元素的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语文知识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此外,信息技术还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便捷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对课堂知识进行有力的补充和拓展。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信息检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除了丰富教学资源和工具外,信息技术还为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阐述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通过具体实践案例的分析,展示了这些创新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意玲.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信息技术与群文阅读教学融合实践研究[J]. 语文世界, 2024, (26): 89-90.
[2]杨海燕. 指向语文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 名师在线, 2024, (25): 64-66.
[3]王国露. 组织高效语文课堂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 (25):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