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全面育人工作的路径与方法

摘要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全面育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代对小学育人工作的新要求,接着从革新育人理念、重塑学校管理、优化课程教学、强化实践育人以及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小学全面育人工作的具体路径。最后,文章总结了实施这些路径的重要意义,以期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OI
作者胡渊术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10月第20期
出版日期2024-11-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全面育人工作的路径与方法

胡渊术

连州市丰阳镇中心学校 513424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全面育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代对小学育人工作的新要求,接着从革新育人理念、重塑学校管理、优化课程教学、强化实践育人以及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小学全面育人工作的具体路径。最后,文章总结了实施这些路径的重要意义,以期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全面育人;路径

新时代对小学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推动育人方式从学科本位转向育人本位,从标准培养转向差异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如人口出生率下降、智能化发展等,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 革新育人理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育人理念的革新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这一转变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某小学深谙育人理念的革新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至关重要性。他们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因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教育意义的举措,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这所小学的一项传统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时刻,学生们轮流站在国旗下,发表自己的讲话。他们的演讲内容广泛而深入,不仅涵盖了历史故事和英雄事迹,还紧密联系时事新闻,让学生们在了解国家历史的同时,也关注到国家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通过这样的活动,学校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伟大和民族的自豪,从而自觉地为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而奋斗。除了升旗仪式,该小学还定期举办小小讲解员活动。这是一项旨在让学生走进校史馆、博物馆等场所,通过亲身讲解和体验,感受学校发展历程和国家辉煌成就的创新活动。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国家的历史变迁。他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在无形中培养了爱国热情和时代责任感。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所小学通过升旗仪式和小小讲解员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成功地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他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责任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们不仅学业有成,更将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强烈责任感的新时代好少年。这种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完美结合,无疑为新时代的小学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2. 重塑学校管理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和民主化已经成为小学全面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学校管理进行重塑。优化学校管理制度是关键。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同时,制度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人性化原则,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正朝着人性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小学全面育人工作的核心环节。为了践行这一理念,某小学近期开展了小小志愿者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等场所,他们或进行义务劳动,或为孤寡老人送去慰问。这一举措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这种将理念融入实践的管理方式,正是学校管理人性化与科学化的生动体现。同时,该小学也重视学校管理制度的优化,建立了一套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工作高效进行。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学校通过培训和引导,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使他们在言传身教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学校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了具体可行的行为规范,并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与家长和社区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校长积极履行职责,确保学校管理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学校管理重塑的完整框架,为培养新时代的好少年奠定了坚实基础。

3. 优化课程教学

在新时代背景下,优化课程教学是小学全面育人工作的核心任务。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要认真实施新课程并准确把握其育人目标要求。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将育人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其次,要加强思政课建设并提高其专职化和专业化水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该重视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要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和手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还要深入实施学生读书行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阅读是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培养品德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优质的阅读指导服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和成果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优化课程教学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实施新课程、加强思政课建设以及深入实施学生读书行动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全面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通过革新育人理念、重塑学校管理、优化课程教学等路径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好少年。这不仅是对小学教育的重要贡献,也是对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兴, 刘玉洁, 夏友奎.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模型建构与实施[J]. 教学与管理, 2024, (27): 88-92.

[2]和润教育,助力学校高质量办学——济南高新区奥龙小学全面办学育人体系建设与成效简介[J]. 现代教育, 2024, (05): 66.

[3]钱佳伟. 陶行知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 亚太教育, 2024, (10): 86-8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