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在“三新”视角下,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的提出,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带来了新变化,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变革的一种挑战与契机,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观念以及指导方法给予了较大的启发。鉴于此,本文从“三新”视角,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展开深入地探讨,旨在明确高中思想政治的变革新方向,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发展。
DOI
作者莫冬梅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37卷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策略

莫冬梅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535000

 

摘要:“三新”视角下,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的提出,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带来了新变化,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变革的一种挑战与契机,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观念以及指导方法给予了较大的启发。鉴于此,本文从“三新”视角,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展开深入地探讨,旨在明确高中思想政治的变革新方向,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发展。

关键词:三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一、“三新”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要求

“三新”,即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教学价值导向应以“立德树人”为主,同时以“三新”为立足点,不再只强调考高分,而是通过教学活动,让高中生的身心以及创新能力等素质得到综合性的发展和提升,主要要求如下:一是基础性。对于基础知识、技能等知识,学生不但要记住,还要懂得应用。二是应用性。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当前的社会形势和热点问题联系在一起,使其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三是综合性。一个社会现象或热点问题,可能涉及到各种不同的政治理论知识,因此,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对当前的社会状况和热点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四是创新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三新”大环境下,更加重视以学生为本,深入开展教学,以实现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为了学习”而学的教学目标。

二、“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强化思想政治课的思政认知

高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和逐渐成熟趋于稳定的阶段,故而高中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在“三新”背景下不断丰富自身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思政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和新教材将高中思想政治课分为四大部分,即哲学与文化、政治与法治、经济与社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分析其内容划分不难看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涵盖的内容较为宽泛,而新教育理念要求思政教师应注重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基于“三新”对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着意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等。

例如:学习“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高中思政教师可以导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时政热点等加以讲解,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涌现了大批抗疫逆行英雄,为学生创设出抗疫情境,并在这一情境中抛出一系列与所讲解的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如“何为中国的脊梁”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伟大民族精神,在无形当中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有效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

(二)转变培育学生方式

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改变的是以往的学生只应试、教师以教为中心、学校育分的情况,新的评价、课程、教材将带给教师极大的机遇和学校抓住机会变革。育人目标、发展愿景、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变革和资源支持等方面来解释育人模式。高中思政教师应摒弃闭门造车的心理,充分理解“三新”和国家的重大教育政策。育人目标方面,教师对接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新课标中提到使用鲜活的例子,在思辨社会中认同真理。可通过丰富议题形式,创设多样活动,设置生动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此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设置总议题为“谱写新篇章”。以海南省的发展和成功为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引入教学内容。子议题一设计为“我们开启了怎样的新征程?”通过播放二十大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任务,海南省一开始是什么境况,后面由于什么政策使海南省得到了什么好处?进入新时代以后,海南省又获得了怎样的发展?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要注重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在发表见解中培育认同度。设计子议题二为“新征程中的‘变’与'不变’。”通过分析中国各省GDP和中国GDP,引导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并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示各组的发现,帮助学生理解新征程中的“变”与“不变”。设计子议题三为“新征程中的新篇章应如何书写?”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总结并简单分享感悟,使学生明确新征程中要明晰哪些任务,做到哪些进步。整堂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丰富学生的研讨形式,通过学生的分享交流,促进学生自身感悟的提高进而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

总之,高中教育体制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已经彻底破旧立新,展现一片新的面貌。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理念也不再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更侧重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主要体现在育人方式的转变:新教材的编写要求教师拓宽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整合教材结构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新课标方面,不断修订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从“育分”到“育人”,在教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从新高考方面,新高考要求学校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和改进学校管理,要求教师应对走班管理的挑战和指导学生选课,改革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因此,“三新”给教师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立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入探寻了“三新”背景下的教学策略,希冀对其他教师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罗雪峰. "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思考[J]. 教师, 2021(33):2.

[2]杨爽. 新时代构建高中思想政治"三性"课堂教学路径研究[J]. 科教文汇, 2019(13):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