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音乐课程越来越注重实践性,合唱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随着合唱教学地位的提升,音乐教材中的合唱歌曲的增加,班级合唱教学越来越受重视。班级合唱教学是传播音乐文化,普及音乐知识的重要途径,中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开展,可以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如何合理的分配课程,创新教学手段,使我国的中小学班级合唱教学快速有效的发展,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DOI
作者白尔玲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 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中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策略研究

白尔玲 邯郸市第四中学 05600

摘要: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音乐课程越来越注重实践性,合唱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随着合唱教学地位的提升,音乐教材中的合唱歌曲的增加,班级合唱教学越来越受重视。班级合唱教学是传播音乐文化,普及音乐知识的重要途径,中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开展,可以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如何合理的分配课程,创新教学手段,使我国的中小学班级合唱教学快速有效的发展,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策略

引言:合唱教学是近年来中小学开展音乐教育的新颖途径之一,无论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小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和丰富校园音乐活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合唱教学,教育部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进一步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重陶。”

一、中小学开展班级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合唱是音乐艺术中的一种重要歌唱表演形式,是以集体演唱呈现出来的。而班级合唱是基础教育教学中尤为重要的音乐教育形式。合唱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文化传承以及社会交往价值等综合素养。

1.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主要包人文”“审美”“实践”三个层面审美的培养,就音乐教育为载体,提高学生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人格,启心智,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审美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合唱教学是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精神生活的丰富

2.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我国的民族音乐博大精深,合唱的作品更是我国民族时代的体现,合唱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同时也可以了解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了解文化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价值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流手段,对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合作意识等都很大的作用音乐教学过程,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共同参与、相互尊重以及团结协作精神有效的音乐教育不只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展开,关注社会音乐生活,积极参与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从而锻炼并发展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同样也是学校学生进行培养的终。中小学班级合唱是班级的每个学生为对象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班级团结意识、协作能力和合作能力,而班级合唱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中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策略

(一)创新班级合唱教学模式

传统班级合唱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影响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适当融入一些伴奏乐器,让学生充当乐器手,组乐器小队,自己创编节奏型,为合唱歌曲编配伴奏。可以在每隔一段时间,一首适的合唱歌曲,或是由老师自己编的合唱歌曲,可以是非音乐教材中的,也可以是音乐教材中适在班级中,挑学生,组建一种情景剧类的小剧场,可以是一个班级、两个班级、一个小组等。将合唱歌曲作为一种重要的背景音乐,它可以更好地诠释声音的音色和强弱处理,也可以给音乐课堂增添更多的乐趣,学生有更大的兴趣去参

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立一个学生反馈表,学生对合唱教学模式,或是在合唱课上产生的其他想法和意见写到反馈表中,如,“喜欢的合唱歌曲”、“喜欢的上课模式”、“想唱什么样类型的合唱作品”等,各种想法或意见都可以提出教室可以通过整理学生反馈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况,掌握他们的学习风向,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做到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提合唱课的效。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审美进行正确的引导,防止学生出现从众跟风的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健康心理的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适当开发音乐新媒体

当前,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融入到了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中小学可以针对自身的特点,开发出自己学校特色的音乐新媒体,以帮助学生在课下增长知识和见识,了解我国的音乐文化,感受外国音乐文化。可以转载大型音乐赛事的童声合唱视频,可以增加排演的音乐节目或合唱节目等。还可以放入一些技巧知识,比如如何快速学习五线谱,乐器小知识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技巧,同时也能了解到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

中小学生也可以与家长共同交流与探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长期来看,不仅能使学生在音乐方面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对于合唱课将会持更加积极的态度。教师也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班级合唱教学,对学生体音美的素质教育也能得到更好地落实。

(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进行有机结合

在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音乐教学模式也需要更新。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外的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也是学生艺术实践的良好平台。课外班级合唱活动与课堂班级合唱教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合唱技巧、合唱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课外班级合唱活动或比赛可以促进教师与学校对课内班级合唱教学的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定期组织一些班级合唱活动能够促进课堂合唱教学的发展。例如,组织一些班级分小组合唱表演、班级合唱展演等,活动的开展是对合唱教学结果的验收,也是教师和学生对长期以来合唱排练交的一份“答卷”。丰富多彩的合唱活动使学生能够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合唱表现,让理论知识于实践中得以展现、改进。学生通过合唱活动来实践他们所学的所学习的知识,也能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总而言之,班级合唱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学校音乐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音乐成长的主要方法。希望通过本文对中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研究,有助于音乐教师进一步反思当前的中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从而促进中小学合唱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娟. 中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策略研究[J]. 教师, 2022(31):3.

[2]柴建忠王秀娟.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优化策略探讨[J]. 启迪:教育教学版, 2021, 000(014):P.35-36.

[3]王丹. 中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J]. 辽宁教育, 2021(15):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