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湛江市尹凤娇名教师工作室课题研究成果
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 陈淑兰
摘要:会计课程思政是贯穿学校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思政教育过程,是会计相关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关键环节。《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且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科体系具有基础性的重要地位,所以课题组选择《基础会计》作为“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研究对象;以点带面,总结经验,为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基础会计;立德树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会计已经成为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中职学校培养会计人才过程中,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注重培养会计人才成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会计专业教师要做好专业课程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技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诚实守信、坚持准则、经世济民、德法兼修的会计人才。
二、《基础会计》课程思政融入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爱国情怀
《基础会计》在社会发展中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它不仅关联生产力,还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存在一定联系,可见会计兼备技术性与社会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情怀,贯穿于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培养政治强、技术好、纪律严、作风正的合格会计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巧妙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会计职业道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升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目标。将对会计岗位工作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上升为对国家、民族、人民的热爱,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敬意;将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不做假账的职业要求,上升为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引导学生学会秉承会计职业道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和约束自身,养成个人素养和修为,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文化自信
习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所以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引入会计发展三个篇章,展现会计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感受会计的文化内涵,加深中职学生的会计专业理解,课程中充满文化,文化中承载课程,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唤醒青年一代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
会计发展三个篇章按会计发展的时间序列展开,划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是历史篇,主题是“不忘初心”。通过对会计思想与行为的起源,社会经济基础与会计,复式簿记的起源与传播,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四脚账”的记账方法等历史的学习,促进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怀。第二篇章是现实篇,主题是“榜样力量”。从会计界名人泰斗对会计事业的贡献来展示,学习他们的优秀先进事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学习“中国近代会计之父”潘序伦,践行职业道德;学习葛家澍年至古稀仍孜孜不倦地耕耘在会计界,培养学生树立爱岗敬业、执著求真、勇于创新的精神。这部分内容是将思政理论融入课堂教学,润物无声,做到将盐融在汤里,是本次思政教学改革的重点。第三篇章是未来篇,主题是“砥砺前行”。讲述会计的最新发展,以“互联网 +”会计、人工智能会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展开教学,让学生开拓视野,了解最前沿的会计动态,为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将课程思政融入《基础会计》教学,结合财经法律法规知识,引导中职学生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引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会计职业道德内容,指引学生树立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知行合一践行职业道德。
本课程结合会计职业道德要求,在会计工作职责、会计人员选拔上,通过体验和模拟场景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在会计工作中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严格有效地约束自我行为,巧妙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师生关系出发,从担任学生干部、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等做起,培养认真负责、乐观积极、理性的生活态度和处事能力。
(四)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为企业内部、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所以在《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融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核心思想,有助于引导会计人员遵循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提供给企业利益相关者更好的会计服务。
在课程中引用孔子的典故。孔子年轻时,曾被任为委吏,担任管理仓库的会计,即是现在的会计岗位,2000多年前的他就提出了:“会计当而已矣”这里的“当而”,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在核算经济业务的时候,数字记录要做到真实、合理,防止弄虚作假和发生差错,否则相关人员一定要受到相关法律的制裁。现代会计之“当”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依然是会计行为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这是对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要求,所以会计之“当”在现代仍然意义重大。通过典故,学习会计之“当”这一思想传承,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求真务实,努力成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
三、《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入门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模块,一模块是会计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总论、会计要素及会计基础三个教学单元。 二模块是会计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账户与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及财务报告五个教学单元。三模块是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综合运用,主要指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情怀、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文化等为思政元素融入点,将思政元素和教学单元相融合,形成一体化的课程单元,总体设计思路见表1。
表1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单元融合对照表
内容 |
章节 |
思政目标 |
教学设计 |
教学活动 |
教学评价 |
会计核算基本原理 |
第一章 概述 |
提升文化自信,践行职业道德,求真务实 |
1.观看讲解视频和案例:中国会计发展史;孔子典故;“中国近代会计之父”潘序伦的; 2.以小组为单位查阅学习财会法律法规,讨论朱镕基总理题词“不做假账”的意义 |
观看视频 讨论与线下分组学习 |
课前预习 讨论发言 学习报告 |
第二章 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 |
爱岗敬业,追求执著求真,勇于创新的理性科学精神 |
1.观看讲解视频和案例:葛家澍“资金运动论”; 2.讨论:查阅会计届泰斗葛家澍先生资料 |
观看视频 查阅资料 |
课前预习 讨论发言 实践操作 |
|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
第三章 账户和复试记账 |
感受我国会计行业变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学生正确消费观 |
1.观看讲解视频和案例:我国会计核算手段发展变迁历史——手工、电算化、信息化、智能化; 2.讨论:勤俭节约是我国劳动人民光荣传统,通过借贷记账法登记自己的零花钱花销 |
观看视频 案例分析 |
课前预习 讨论发言 实践操作 |
第六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
遵纪守法,承担社会责任,养成朴实生活习惯 |
1.观看讲解视频和案例:增值税发票变迁史;沃尔玛成本控制案例; 2.讨论:销售企业核算过程应遵守的职业规范和法律 |
观看视频 案例分析 |
课前预习 讨论发言 实践操作 |
|
会计核算账务组织 |
第四章 会计凭证 |
遵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
1.观看讲解视频和案例:团伙制售假发票案件、企业使用假发票案件; 2.讨论:伪造篡改、销毁会计凭证后果,以及相关处罚条例 |
观看视频 案例分析 |
课前预习 讨论发言 实践操作 |
第五章 会计账簿 |
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
1.观看讲解视频和案例: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如何处罚;做账错误自救方法; 2.讨论: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心得,思考账证、账账核对不仔细的后果 |
观看视频 查阅规章 讨论案例 |
课前预习 讨论发言 学习心得 实践操作 |
|
第八章 会计核算程序 |
遵纪守法意识、抵制职业腐败 |
1.观看讲解视频和案例:普华永道恒大事件、会计贪污一千万; 2.参观:组织到企业观看企业核算程序 |
观看视频 参观学习 |
课前预习 讨论发言 学习心得 实践操作 |
|
财产清查 |
第七章 财产清查 |
建立良好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个人品德,具备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 |
1.观看讲解视频和案例:学生参与非法“网贷”、央企清产核挽回国家损失; 2.讨论:开展财产清查对个人、单位、国家的意义 |
观看视频 案例分析 |
课前预习 讨论发言 实践操作 |
财务报表 |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
承担社会责任、爱岗敬业、秉公处事、诚信守法 |
1.观看讲解视频和案例: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例、加强财会监督大数据分析精准打击财务造假; 2.讨论:网络搜索财务报表造假手段、方式和影响 |
观看视频 案例分析 |
课前预习 讨论发言 实践操作 |
四、课题组开展的《基础会计》课程思政研究进展
(一)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首先根据会计专业和课程特点,通过系统研讨,确定《基础会计》作为“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研究对象;其次明确课程思政的融入点,进一步围绕会计课程的具体知识点开展深入研讨,明确哪些知识点能够融入课程思政,并适合融入什么思政内容;在明确上述几点后,再通过认真研讨,精心设计,明确课程思政的具体融入模式和呈现方式,做到思政融入的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二)编写融入思政的高水平教材,实现课程教材一体化
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在于“教”与“学”的升华,资源载体和工具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所以融入课程思政的会计专业教材和课程建设就尤其重要。目前市面上缺乏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的会计专业教材,因此融入课程思政的教材编写较为紧迫,目前课题组正组织专业教师,系统研讨,认真编写,另外可考虑联合会计同行专家,共同研讨开发高水平的教材,利用在线课程资源,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课程教材一体化。
五、结语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在融入过程中,应进一步在教研方法、融入模式和长效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素质,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诚实守信、坚持准则、经世济民、德法兼修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