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方法与其他解题方法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学生面对复杂难懂的数学问题时,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方法对题目进行解构分析,构建出直观的几何图形,从而快速找到解题思路和技巧,高效解答数学题目,实现从静态数学思维向动态数学思维的有效转变。
DOI
作者王瑛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
出版日期2023-06-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

王瑛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第四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方法与其他解题方法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学生面对复杂难懂的数学问题时,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方法对题目进行解构分析,构建出直观的几何图形,从而快速找到解题思路和技巧,高效解答数学题目,实现从静态数学思维向动态数学思维的有效转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应用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模式的发展进程也越来越快。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好数学的最重要的基本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各方面能力的黄金塑造期,小学教师应当紧扣这一关键时刻把握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数形结合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摆脱固化的数学学习方法,从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实施数形结合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生年龄小,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如果教师沿袭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则会缺乏学习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巧借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对复杂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深入地了解,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而不是因为老师和家长的压力去被动学习。小学生渴望用自己的眼睛去探索世界。而通过数字和形状的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繁琐的数学知识时会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并且教师的教学工作将更加容易并且有所拓展。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有着一定的敏锐性,会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数形结合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

一)构建操作类型的实验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相应的数学教师应充分关注到操作类型的实验活动的有效构建,在更好地强化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方面表现出来的重要价值,积极展开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解读与分析,并且结合课程内容中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来进行一些工具的明确,鼓励学生最大化地去展开实验操作,在其中不断地进行数形结合,并且展开有意义的分析与推理,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

1)操作类型实验活动构建的必要性

从实践活动本身的特质来分析,其方式首要的特征就是直观性。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的抽象思维还没有成熟,他们在面对一些较复杂或者是较难的数学原理知识时,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解读,理解的程度也常常会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面。而这种直观性的实验活动则是更加贴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需要,能够有效地辅助学生展开相应的思考,在实验中不论是一些工具还是设备都可以成为学生展开数形结合的载体,当学生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的观察时,他们更能够形成一个坚实的思考基础,帮助学生在自助操作与探究的过程中去分析数学原理,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其次,小学生本身的分析和推理能力还处于一个发展时期,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更多的有效锻炼,日常自主探究能力的活动开展并没有那么广泛,导致他们的逻辑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发散,更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升。而操作类型实验活动的有效构建与引入则能够充分改善学生这一状况。实验活动本身的推进往往涉及很多的实验数据,以及具体的步骤,当学生展开对这些数据和步骤的记录和分析时,他们会逐渐意识到数据的变化规律,或者是实验步骤之间所存在的一些逻辑关系,推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再者,笔者认为,操作类型的实验活动的有效构建,还能够使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更为独特的经历与感受,尤其是一些材料或者是数据的变化更是能够带给学生视觉冲击力。通过自身的观察和分析后,学生会逐渐在脑海中去搭建实验的整个推进过程,或者是建立起一个思维导图框架。

2)构建操作类型的实验活动来强化学生数形结合思维的实践

从这个角度出发,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更应意识到具体操作实践活动的有效介入,在更好地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结合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并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来构建一些真实性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在经历多角度的观察以及全方位的分析后总结相应的数学原理,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举例来说,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搭建出不同于以往教学方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在经历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后实现总结归纳,并且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促使学生最终获得分析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个维度的发展。

二)结合多媒体设备进行数形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对数形组合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中的应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小学数学科目的内容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图形知识,尤其是长方体、立方体等一些立体图形,学生很难依靠老师的口头知识来理解这些数学概念。对于年龄小的小学生来说,还没有一些空间思维,因此,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作用,通过投影仪向学生展示立体图形,然后在教学时运用以数代形数或数形结合形式,来为学生讲述这部分抽象的知识。巧借数形结合知识为学生讲解图形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在准确观察图形时可以更好地发展空间思维,在解决问题时学会使用图形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良好数学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阐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并利用多媒体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运用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宁.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家长,2020(25):83+85.

2】叶美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应用探究[J].读写算,2020(24)150-15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