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教学中关于分层作业的实践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新课改的实施促成分层作业这一教学模式的兴起,这种教学模式非常贴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强调每个学生之间存在学习能力的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来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做到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物理学习情况,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本文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况来谈一谈初三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分层作业这一教学模式。
DOI
作者王浩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37卷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初三物理教学中关于分层作业的实践策略

王浩   

六安市轻工中学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促成分层作业这一教学模式的兴起,这种教学模式非常贴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强调每个学生之间存在学习能力的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来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做到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物理学习情况,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本文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况来谈一谈初三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分层作业这一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三  物理 分层作业  

【正文】物理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初三物理知识时会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导致每个学生的理解程度都不一样,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统一性的课后作业,毫无针对性的作业布置对学生而言根本无法得到进步和提升。所以教师要利用分层作业这一教学模式来改善物理教学的弊端,把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去。

  • 作业分层原则

1.1联系生活

教师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不要总是局限于教材中固有的知识,日常生活中其实存在着许多物理小知识,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走出去,去探索、去发现,结以此来丰富物理作业形式,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水平,锻炼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1.2避免学生误解。

作业分层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是初中时期的学生心思细腻、敏感多疑,尤其是初三的学生面临考学的压力,内心想法较多。为了避免学生对此产生误解,教师在布置分层作业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成绩、性格、学习能力、理解水平等各种因素来思考设计,不能让任何学生有因为成绩而被歧视的感觉,这样才能使分层作业的真正用意发挥出来。

1.3因材施教,合理评价。

教师在进行初三物理作业分层布置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注意因材施教,并且在评价时也要照顾到学生的情绪,以激励为主。学生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教师不可以一视同仁地去统一安排作业难度,应当有层次的合理布置,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时都会有成就感,教师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优异的要加以表扬,对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全部做对也要给予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受到教师的认可与激励,自信心倍增,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 初三物理作业分层措施

2.1学生实际情况分层

初三物理教师设计分层作业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学生的学习状况还是个性习惯都要深入研究,要有针对性地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作业布置。对于能力较好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作业以综合实践应用为主,以拓展思考为辅,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基础有待夯实,作业要以巩固复习基础知识为主,可以适当加一点有难度的拓展练习,通过完成练习来树立学生挑战难题的自信心;能力较弱的学生主要以打好基础为主,作业以一些简单模仿型题目为主,利用学生顺利完成作业获得的成就感来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智力高、理解能力强却贪玩爱闹的学生不一定会踏踏实实地完成物理书面作业,所以这样的学生更适合实践类的物理作业,既可以巩固课堂所学,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差一点,但是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适合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相结合的物理作业方式,以此来加深物理知识的学习印象。而那些虽然学习方面有些困难,但是踏实肯学的学生,比较适合在反复的练习中加强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2.2作业课内外分层

教师不仅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来布置初三物理分层作业,还可以根据作业的特点来进行课内外分层。能力较好的学课内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可以以课外作业为主,能力较弱的学生课内掌握稍差,可以以课内作业为主,而能力一般的学生课内掌握没有达到较好程度,可以课内外结合来布置,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而且还可以根据作业完成要求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题目,例如电功率这一课的基础要求是学生掌握电功率的概念,能力较强的学课上就能够掌握,所以作业布置要增加难度,让学生独自计算出电灯泡的电流、电阻和电功率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去思考一些相关的深层次问题来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性与创新性;而能力一般的学要巩固课堂学习的电功率的概念,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电功率相关的计算题,以此来加深学生课堂学习的印象,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能力较弱的学生课堂上未必能够掌握学到的基础知识,所以作业基础为主,让学生尝试写出灯泡上“220V 25W”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学习的知识内容

2.3作业题型分层

题型的不同层次,可以让学生学到的知识难度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布置初三物理作业时还可以根据作业不同题型来进行分层。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很快,但是实践能力却有待提高,教师可以为其布置一些亲自动手的实践作业,来保障学生所学能够运用到实际中去;而能力一般的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能够让学生发散想象力的作业激活学生的创造力,说不定学生会有所突破;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作业主要为了加深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用阅读填空的方式来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把作业融入到生活中,用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全面提升每个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分层作业是行之有效的,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合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统筹兼顾,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岳丰.分层作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7(19):54.

[2].回圣.初中物理教学中分层作业的实践探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7):1697-1698.

[3].崔敏.初中物理家庭作业有效性及分层作业设计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2020(43):13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