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婷
仁寿县宝马镇九年制学校
摘要: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既要重视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要重视怎样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初中数学知识难度提升,对学生的运算能力、应用意识、逻辑推理能力等要求更高,所以数学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方法滞后
在当下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大多数用的是自己的经验教学和参考书中的固定模式进行教学,这样的形式下教师明显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严重,难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这样达不到精准教学的目的,学生的个性不容易发挥出来,并且受到很大的阻碍。加之,在课堂上,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在一味的讲解,学生在盲目的听讲,在中间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不能马上进行提问和讲解,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越来越低下。久而久之,数学的枯燥让学生不愿意继续学习,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开始抵触数学的学习。
(2)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提升教师教学的方式,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社会条件下,却很少有老师能够正确的去运用它。大多数的原因是教师不够全面的理解信息技术,有的甚至掌握不足,不会使用。学校方面对教师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教师无法将此简便的方式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有的使用的教师也只是展现的信息技术的形式,难以将数学知识精髓传达给学生。初中数学教学要想达到精准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水平,将其合理地运用到知识讲解中,才能帮助学生实现精确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知识传授的目的和效果。
(一)结合教学内容,增加游戏元素
利用游戏比赛来进行教学,这是非常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需求的。比如数学教师在教授“长方体的认识”知识中,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探索发现长方体的基本信息。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步骤中,可以将学生分设4-6人小组,然后设置比赛要求,在老师的引导下,哪个小组能最快推导出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最快得出结果且准确地小组成员,可以获得笔记本、圆珠笔或者巧克力等奖励。小组比赛的学习形式也不是简单就能够得出想要的效果的,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需要精心的设计教学形式和步骤。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深刻理解知识点。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推动数学课程信息化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初中数学更具有生机与活力,教师可以将信息化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营造教学情境能够在情境中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
例如,印度的泰姬陵,北京的天安门,法国的凯旋门等,然后为学生讲述这些著名景点的历史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以引人入胜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接下来教师联系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设定的不同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最终鼓励学生以数学的思维方式来领悟到数学的魅力和强大。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来探究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也实现了高效数学课堂构建。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进行高效的数学教学,并且基于微课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通过课前自主预习掌握基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跟随教师的思路,突破学习的重难点。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高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需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数学能力。
三、引发学生思想,促进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过程中,可以将不同的学习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展现出来,从而引发学生思考。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学们对于所学数学知识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发学生奇思妙想,如:生活中什么物体是平行四边形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很切合课堂的主题值得探究,学生说出答案以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这一想法表示充分肯定、并激励表扬,趁势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标准的平行四边形图形,然后通过引导和画辅助线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着思考平行四边形是由什么图形组成。有了辅助线的辅助思考,学生会发现平行四边形能分成三角形和正方形,进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多个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于是,学生明确方法之后,教师便可向学生提供基本数据,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着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不再忽略和限制,而是要表扬鼓励,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可行想法进行合理优化,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增长,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
总之,初中学生经历了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已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然而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来讲难度提升明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一定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尽可能的参与进来,提升学生自己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