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阶段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刘艺梅
仁寿县城北小学校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考试中阅读所占的分数比例是非常大的,并且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类别的文章有着不同的阅读技巧,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需要规划好自己的教学计划,在讲解课文时就向学生灌输一些阅读的技巧,并且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技巧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万万不能心急,需要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基础打得扎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增强;阅读;
语文的学习从来不是一日之功,其背后是学生所付出的汗水以及长时间的积累,所以在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放平心态,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各种解题技巧。在本篇文章中,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仔细分析文章的情感、练习题目保持感觉这三个角度来阐述增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希望我的意见对各位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虽然阅读文章有着一定的技巧,但是有些学生却可以凭借自己的感觉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这就像英语学习中经常说的“语感”一样,学生平时就喜爱阅读,有着丰富的阅读经验,在答题方面自然会占有一定的优势。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在课下进行阅读,一开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阅读,养成习惯之后可以逐渐阅读一些有深意的文章,丰富的阅读经验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助力,让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有着十足的进步。
例如,在进行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篇文章时,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全篇文章,并且遇到刻画鲁迅先生人物形象的句子时用笔将其划出来,并在旁边简单批注这体现了鲁迅先生哪种形象特点。并且在遇到描写其他人物的段落时,我也会让学生自己思考描写其他人物的用意是什么,并让学生在旁边进行简答的批注,当学生自己思考之后我会进行讲解,比如其他人物的描写是为了更好地衬托鲁迅先生,如果学生的批注与正确答案有所差别,学生就要思考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鲁迅先生其实留下很多著名的篇章,我会鼓励学生去阅读这些名著,因为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我不仅会鼓励学生阅读文章,并且会将这些内容作为作业布置下去,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博览群书。
二、细致分析文章情感
增加阅读量是一个不错的练习方法,但是这个阅读不是单纯地阅读,而是要边阅读边分析文章的细节以及情感,不带脑子地阅读并不能达到教师最初所期待的目的,教师应该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应该随时分析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可以在段落旁边进行简短的批注,这样既可以梳理学生的阅读思路,也可以使增加阅读的效果得到增强,教师也可以引导、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文章的情感与主旨。
例如,在进行讲解《少年闰土》这一篇文章时,我会和学生一起来分析整篇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我会让学生思考:“这篇文章不是要描写少年闰土的吗?”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之后的讲解过程中我也会遵循这个方法,让学生认真思考、分析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如果学生只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那么哪怕经过再多的时间,学生也依然无法得到提高,所以我在课堂上更多地是引导学生,让学生有着独自思考的经历,无论学生思考的正确与否,学生迈出了这一步后续想要提高能力就会轻松许多。
三、练习题目保持能力
在阅读中分析人物情感虽然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这种分析又和做题时的感觉有所不同,教师仍然需要布置相应的现代文阅读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让学生保持自己的题感。对于学生而言,正式做题时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一个一个地解决这些难关,让学生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各样的考验,如果学生能够顺利地解答所有的题目,也就证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例如,在进行讲解《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节内容时,我会模仿考试中的出题方式向学生出几道题目,并且借助这篇文章向学生详解解答题目的技巧。有时候学生虽然能够很好地解答题目,但是却很难获得满分,这其实是因为学生欠缺一定的解题技巧,有时候哪怕是教师也不能够保证自己没到阅读理解题目都拿到满分,我所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向学生传授足够多的解题技巧,让学生真正做到有备无患。我除了在课堂上模拟考试题目之外,也会寻找各种各样的阅读题目,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练习,并且我会让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进行对比,思考自己到底是漏了哪一个环节,并且思考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该如何避免这个错误的再次发生,经过一次又一次练习,学生的解题能力会有着明显的提升。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件需要细致规划的任务,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存在任何捷径,所依靠的只有学生付出的汗水。面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这个相关问题,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有着自己的答案,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希望这些经验可以对各位有所启发,也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顺利地掌握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