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农村小学高段语文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研究
马秀华
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棠梨小学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巩固小学生的知识体系,完善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就目前小学高段语文家庭作业设计情况而言,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未关注学生的差异,采用了一刀切的形式布置作业,使得家庭作业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还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针对该现象,农村小学高段语文教师需重视自身教学理念的革新,以“双减”政策为指导,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分层次的家庭作业,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其作业体验,提高教学有效性。本文立足“双减”背景,研究了农村小学高段语文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原则、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庭作业;高段语文;“双减”;分层设计策略
前言:“双减”是我国教育部门为减轻中小学生学业压力、作业负担提出的新政策,该政策中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激起学生探究课程知识的热情。小学高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基础的思维能力,能自主完成家庭作业,但因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不尽相同,若想真正发挥作业的育人优势,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基于“双减”分层设计家庭作业,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需求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形成语文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为完善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夯实基础。
一、“双减”之下农村小学高段语文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原则
在“双减”下,为推进农村小学高段语文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工作,语文教师需遵循趣味性、主体性等原则。首先,小学高段的学生心智逐渐趋向成熟,但对于趣味性、新颖性强的家庭作业,仍充满好奇心理。若教师能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状况设置分层次的趣味作业,既能减轻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也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作业,掌握知识。因此,分层家庭作业的趣味性格外重要。其次,“双减”强调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着重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在家庭作业设计中,教师需全面贯彻“双减”政策,以学生为作业主体进行分层设计,以此提升学生作业完成的兴趣与动力。
二、“双减”之下农村小学高段语文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策略
(一)了解学习状况,科学分层学生
农村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在家庭作业设计中,需保障学生能在合理的范围中借助作业收获深刻学习体验,深入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表现,再对其进行科学分层,从而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可详细记录各层次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状况,结合记录内容精准分析与了解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状况、适宜的学习方法及实际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掌握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然后将学生分成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学习能力中等,进步空间大的中等;缺少学习动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当分层完成后,语文教师需基于“双减”设计针对性的家庭作业,以此提升作业的有效性。以《丝绸之路》为例,在家庭作业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分层进行设计,如给学困生布置“自主阅读文章,理解与掌握本节课程生词”作业;给中等生布置“通过阅读文章说出丝绸之路的开辟意义及来历,并与同伴共同交流文章的思想情感”作业;给优等生布置“整理丝绸之路的地图与资料,尝试以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作业。该种分层次的家庭作业,既能发挥作业的育人优势,也能强化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减轻其作业负担[1]。
(二)丰富作业形式,满足个性需求
在家庭作业设计中,农村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应基于“双减”政策丰富作业形式,利用分层作业设计满足小学生的个性需求,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优势、不足,在学习中发展自身个性,不断提升自身语文综合素养。虽高段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对于晦涩难懂的作业仍缺少探究兴趣。为此,教师需注重作业形式的革新,根据学生的学习分层设计针对性、实践性强的作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语文教学成效。以《松鼠》为例,该节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生字、生词,能正确复述文章故事,并形成环保意识。因此,在教学完成后,语文教师可给学困生布置前往公园寻找松鼠,观察松鼠特点的生活化作业,让学困生对比生活中的松鼠和文章描述松鼠的相同与不同;给中等生布置仿照文章写作手法,描写自己喜欢的动物,锻炼其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给优等生布置围绕文章主题思想,写作有关花生结果过程的文章,增强学生的作业完成热情。该种多样化、分层次的语文家庭作业,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学生的压力与负担,保障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预习模式
在“双减”下,农村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应主动学习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网络技术变革、创新学生的自主预习模式,不断完善学生的预习家庭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从而为构建高效、高质的语文课堂提供有力保障。语文教师可通过整合网络资源设计预习作业单,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在预习单中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期间有计划且有目的地完成预习任务。同时,语文教师还应主动给学生分享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提高自身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以《猴王出世》为例,在教学本节课程前,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制作微课课件,课件中需涵盖文章的重点段落知识,也可将相关的西游记动画片片段融入其中,使课件更具趣味。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提出相应的预习问题,如“猴王是谁?”“石猴有什么特点?”“猴王出世的前因后果是什么?”等,使各层次学生在完成预习问题的环节产生学习兴趣,形成探究意识,减轻作业负担,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2]。
结语:综上所述,在“双减”下分层设计小学高段语文家庭作业,能增强小学生探究作业的兴趣,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与作业需求,优化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以“双减”为指导,根据高段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将其科学分层,不断丰富语文作业形式,革新自主预习模式,使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和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深化知识理解,产生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吕运萍.“双减”背景下小学中年段语文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2(26):16-18.
[2]葛春蕾.“双减”之下小学高段语文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研究[J].读与写:上旬,2022(1):0067-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