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体亦育德 ——小学体育德育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张建辉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金东小学 264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各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逐渐开始成了大势所趋。就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而言,在对学生进行身体素养提升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和高尚的思想品质,成了小学体育老师必须要重视的重点问题之一。随着小学德育与体育教学相互融合越来越迫切,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得出几点结论,供相关教育学科的工作者进行参考,以求推动小学德育与体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德育;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小学体育的课堂中,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良好品德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小学体育学科与德育学科进行相互融合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推动二者的融合也成了势在必行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现如今教学客观大环境的要求,为学生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举措,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团队意识培养,坚定的意志力训练等融入其中,实现学生的身体素养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的双提升。
一、师生互动教学,磨炼学生意志
对小学生而言,因为他们的年纪还很小,所以他们一直都是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所以,身为一名体育老师,他要在课堂上与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与他们一起运动、一起锻炼、一起游戏,并把体育精神融入到他们的师生互动过程之中,让他们对体育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的品质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例如,在跳绳课上,学生的跳绳技术水平不一,有的学生只掌握一种跳绳技术,有的学生则掌握了单脚屈膝跳、分腿合腿跳、双臂交叉跳等多种技术。为了增强同学的自信心,教师应遵循“以人为本,一视同仁”的理念,从基础的跳绳要领入手,在同学们学的过程中,与同学们进行亲密的沟通,这样的方式不光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密关联性,还能够让老师以身作则,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德育素养的提升,促进小学体育学科与德育学科之间的高效融合。
二、构建游戏情境,增强道德品质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游戏教学法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方式,要在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净化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所以,体育老师应该以德育教育为主要目标,设计出一系列互动性强、趣味性强、合作性强的小游戏,把助人为乐、关心友爱、合作意识等德育教育内容,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都要把学生们优秀的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把体育精神和德育理念相结合,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健康、茁壮地成长。
以“踩影子”这个小游戏为例,老师把同学们分成4至6个小游戏组,每组都推举一位同学做代表,接着,第一组的同学就会充当奔跑者,其余的同学去踩奔跑者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当他们把跑步的人的影子都踩到之后,就会把跑步的人换掉,再进行下一次的比赛。在进行这个游戏的时候,孩子们一定要在指定的活动范围里进行自己的运动,在进行比赛前,体育教师应该告诫参与游戏的学生,不能进行恶意犯规,整个比赛应该以快乐为主,如果发现有学生摔倒,应该发挥学生之间的关心友爱精神,立即终止比赛,对摔倒的学生进行帮助。在这样的游戏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在他们的心中建立一个道德标准,在他们尽情玩耍的过程中,谨记真诚友情,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德育素养水平的升华,为今后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助教学工具,引发情感共鸣
工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依靠。所谓的工具并不仅限于体育教学中的设备,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等都是体育与德育一体化教学中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够忽视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工具和设备的应用与深入。让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及全新的教学设备、教学工具等推动德育与体育教学之间的深度融合。以新型多媒体教学技术为例,通过直观的画面、声效等,能够快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欲望,让德育素养的培养以及德育水平的提升有形可感。
例如在对学生的体育精神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奥林匹克赛事片段。通过竞技体育,通过中国奥运健儿的辉煌时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学生的竞争意识等。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观察,感同身受,从而完善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把单调的理论讲解变成了活生生的、形象的、鲜活的动态画面,在观看的时候,可以与画面中的景象融为一体,从而净化了学生的灵魂,培养了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育与德育素养进行相互融合,要从游戏教学、全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理念的融入,师生互动等多个角度入手,为学生营造全新的、高效的、直观的、形象的,小学体育课堂,让体育与德育强强联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敏, 蔡清林. 新时代推进德育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J]. 学校管理, 2020(4):3. [2] 王世元. 让教育"站起来""走起来"——一体化德育视域下学生人格教育内涵和途径的思考[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