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 作者:叶绿萍
  • 出处:《中国教工》 2024年9月18期
  • 标签:中职音乐;体验式教学;应用;策略
  • 简介: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中职音乐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通过实践、感知与反思来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模式,其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然而,如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实施体验式教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音乐教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深入地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音乐

  • 作者:张圆 曹伟
  • 出处:《中国教工》 2024年9月18期
  • 标签:赏识教育;班级管理;意义;运用
  • 简介: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赏识教育逐渐成为班级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从而达到优化班级管理的目的。本文就分析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的意义以及探究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的策略展开论述。

  • 作者:万卓佳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小学美术;传统文化;美育实施
  • 简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美术教育逐渐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与美育实施。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价值,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以及实施美育的具体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作者:周雅婷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幼儿园;教育;实践探索
  • 简介:“小先生制”作为一种创新性教育模式,在幼儿园教育领域引起广泛关注。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师生角色界限,赋予幼儿更多的主动权和责任感。通过让幼儿在特定情境下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表达能力、领导力和社交技能。本文旨在探讨“小先生制”的内涵,分析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策略,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研究表明,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幼儿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 作者:晁纯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幼儿园绘本;游戏化;阅读
  • 简介:幼儿时期是个体生命成长的关键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与终身发展息息相关。而阅读习惯作为一种基础性、持续性的素养技能,更应从幼儿阶段抓起。然而,传统的绘本阅读模式往往难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游戏化绘本阅读的出现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游戏化绘本阅读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阅读与游戏相结合,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沉浸式的阅读环境,让阅读成为一种趣味盎然、乐此不疲的活动。

  • 作者:陈国栋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学练赛一体化;小学足球;教学实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 简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视,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推广。本研究以小学五年级足球教学为例,探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 作者:陈妤颖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 简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阅读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 作者:郭健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体育活动;小学儿童;身体发展
  • 简介:体育活动对小学儿童的身体发展具有全面而深远的影,它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通过不同强度的运动刺激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同时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姿态,体育活动显著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最大摄氧量和心输出量,促进肺泡发育,增加肺活量,从而提升整体心肺耐力,体育活动培养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通过各种运动项目锻炼眼、手、脑、脚的协调配合,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降低运动损伤风险。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儿童的生理发展,还能促进心理健康,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 作者:何建军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化 美育课程 教学创新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教师专业发展在普通高中美育课程校本化实施中的作用与影响,以构建有效的美育课程校本化策略。美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造力和艺术素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而课程校本化为美育课程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研究首先强调高中美育与校本化的关键意义,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在校本化美育课程中的角色,深入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对校本化策略的推动作用和教师参与校本化态度的不同。

  • 作者:李勇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 简介:本文探讨了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方法。阐述了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强调其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了构建有效数学情境的策略与方法,包括选择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设计层次递进的问题链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等。探讨了落实情境教学的实践途径,提出了课堂实施、课外延伸和评估反馈的具体方法。

  • 作者:廖心爽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幼儿园;水墨画教学;幼儿园中班
  • 简介: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教育环境中,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学方法的融合日益重要。水墨画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不容忽视。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幼儿园中班有效开展水墨画教学,使之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求。通过分析水墨画教学的意义,以及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本研究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培养其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本文的研究和建议将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 作者:罗玲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培养策略
  • 简介:数学推理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两课为例分析了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策略。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教师教学方法、教材设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需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注重数学语言、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以及合作交流意识等,采取系统的培养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作者:缪成斌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实践
  • 简介: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还需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探讨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实践案例,提出具体的融合策略,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作者:唐涛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
  • 简介: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两个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系统探索了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路径,并就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反思,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养成,但活动的针对性、趣味性、持续性仍有待加强。教师应立足课堂教学,创新活动形式,注重过程管理与反思,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

  • 作者:王华志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生活元素
  • 简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本文将探讨如何融合生活元素,创新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作者:王莉莉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探索
  • 简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为提高教学效果,生活化教学被广泛应用于该课程。本文通过实践探索,分析了生活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价值、存在问题及有效措施,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 作者:许宇环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评价管理机制
  • 简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传统的课堂评价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其评价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陈旧、评价内容片面等,严重制约了评价功能的发挥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优化课堂评价管理,建立科学、多元、发展的评价体系,已成为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 作者:赵丹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
  • 简介:探究性学习模式作为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将其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旨在分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 作者:尚田鹤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高三物理复习;学习效率;复习计划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物理复习效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挑战。强调科学制定复习计划的重要性,包括合理分配时间、设定明确目标和创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探讨优化学习方法的策略,如构建知识体系、利用记忆技巧和培养批判性思维;着重讨论如何通过强化实践应用来提高解题能力,包括系统训练、错题分析和模拟考试等方法。通过这三个层面的努力,高三学生能够全面提升物理复习的效率,为高考取得理想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 作者:祝翠翠
  • 出处:《中国教师》 2024年18期
  • 标签:核心素养;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
  • 简介: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体育学科育人功能、注重教学内容整合性和系统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开发中,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任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策略等方面不断创新和优化,以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共 3865 条记录,每页显示 条,共 194 页当前显示第 18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