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冯子璇
安徽机械工业学校 232000
摘要:随着体育大国的建设计划逐步推进,全国各大高校也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们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培养,体育课的不断改革和升级体现出高校对于这一政策的重视程度。本文将从树德立人的教育角度出发,提出三个方面的策略,系统性地探讨如何更高效地实施对大学生们的体育教育,让学生重视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其身体素质,把握光明未来。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体育教学
立德树人的具体含义是教育者通过对学生的正向引导,努力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教育,重视体育在学生大学学习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需要教育者们深入思考并付出极大的努力来不断完善教学方案,认真努力执行教学计划,才能收获理想中的教学成果。
一、以生为本,灵活设计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们从教育中获得对人生或者是自己的感悟,从而发展成为更优秀的自己。由此看来,教育者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生展开一系列教学策略,从而成就学生们未来更好的发展。而在体育学习方面也是如此,要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来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在大学中,除了学生们学习方式和形式的变化,体育课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不再像原来初高中课堂那样,体育课将会融入更多创新的东西,会给予学生们更多发展的自由空间。教育者想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的活动中去,就必须要灵活地设计体育课流程以及内容,创新出更多可行的方案,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提高体育课的可参与性。大学的体育课不能只有一些基本的体育锻炼的设置,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需求,开设一些技能特长方面重点培养的课程。例如,某高校根据自身学校条件以及师资力量,开展了女子防身术的相关课程,课程中主要教授女同学一些防身的技巧,有助于她们在未来遇到一些危险情况的时候可以及时灵活地应对,用自己的力量保护好自己,同时也能够帮助她们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逃生机会。以上这类体育课程的设置,不仅让学生们锻炼身体,同时还能够学习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学生们更加愿意参与这一类的课程,这是灵活设计课程的有效成果,具有重大现实性意义。
二、融入趣味,正面引导
体育课的改革除了要重视教学成果,还应当充分关注学生们的兴趣导向,在体育课程中合理地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乐意参加,主动融入的高效发展模范课堂。与此同时,在体育课堂上,老师要对学生执行正面的引导,这一方面的指导包括:让学生们意识到身体素质锻炼的重要性,主动认真投入到体育课的学习中去;培养学生们优秀的体育竞技精神,在体育竞技中明确安全和友谊的重要性;注重科学锻炼,合理锻炼,使自己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以上三种正面意识的培养和树立,需要教育者付出极大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学生们的充分配合。在体育课趣味性增强方面,教育者可以多在课堂上创造一些小的活动或者是游戏,让学生们先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热身起来,才能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运动。或者可以将这些小游戏当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方法,在充满乐趣的环境之中进行锻炼,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得飞快,运动就不会如学生想的那样痛苦不堪。学生们对于运动所抱有的态度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一些相应的改变,这需要教育者的循循善诱和不断鼓励。迈出运动的第一步是后续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教育者要时刻给予学生鼓励,让他们勇敢地参加一些体育类的活动,使其接触到更多的人和物,只有逐渐熟悉起来,才愿意有更多深入的了解。
三、锻炼为主,发展为辅
大学的体育课可能比起初中和高中来说训练的压力变小了,但是学生和老师们并不能就因此放松了警惕,因为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要通过考试测验来提高自己的分数,而是希望人们能够通过体育锻炼重视自身的健康发展,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老话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要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重视体育锻炼。高校开展体育课要以锻炼学生们的身体为主,一些有难度的技巧方面的磨炼反而是其次的。教育者可以在锻炼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素质的协调,例如在长跑之后一定要做好腿部肌肉的拉伸,可以防止肌肉堆积,两腿变粗;在打完篮球或者昨晚其他的一些剧烈运动之后,一定不能马上坐下休息,需要缓慢做一些有氧,让我们的身体有一个适应的阶段。总而言之,大学中的体育课对学生们来说至关重要,需要教育者和学生都认真对待,不松懈锻炼。
结束语:
以上所论述的三种策略,分别从课程设计,课程发展,以及课程最终目的出发,详细地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个关键的策略,集中展开了对高校体育课合理安排,创新发展的探讨与研究。虽然大学生体能测试相较于初中高中没有那么严格,但强身健体依旧是发展最基本的要素。高校要不断重视对体育课的设置,让学生在劳逸结合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哲.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体育德育教学价值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2,12(5):124-127.
【2】李金金.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