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
姬仁花
泸水市第一完全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发展,阅读教学越来越受重视,整本书阅读是新时代背景下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自主阅读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辅助作用,为学生选择有趣的整本书素材,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课堂当中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推动语文阅读教学发展。
关键词: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近年来,阅读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弊端凸显,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整本书阅读转变了固有的阅读方式,给学生带来了更好的学习体验,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他们在阅读中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以往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会习惯从教材出发,为学生选择较为短篇的课文、课外文本,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但是,在此种情况下,他们所使用的阅读方式格外单一,阅读过程中缺乏技巧。学生很难喜欢上阅读,更难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而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学生的态度会发生较大变化。教师会结合书本内容为学生设置任务,引导他们有目标地进行阅读。他们会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阅读方法,并体会到文字的魅力,真正喜欢上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有利于增加阅读教学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枯燥乏味的内容并不感兴趣。尤其在阅读课堂中,学生面对大量枯燥且无趣的文字会产生抵触情绪,难以保证阅读教学得到高效开展。而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会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有趣的文本,让他们以小组或者个人的方式进行阅读。
二、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进行整本书阅读选材
对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来说,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做好书目的选择。学生接触整本书的时间比较短,难以甄别哪种类型的书籍适合自己阅读,教师扮演着学生阅读道路上引路人的角色,必须承担起选择书目的责任,通过精心选材,把优质的读物推荐给学生,从而打好整本书阅读的基础。
(二)组织开展阅读实践交流活动
完成整本书阅读后,学生往往会产生一定的阅读感悟与表达需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进行感悟分享,进一步加深其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一方面,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围绕具体的主题进行深度研讨。主题是分享讨论的基础,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交流有助于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思考,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发展框架。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与书籍内容设计主题,引导学生产生思考,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学生结合这一主题展开自主阅读,并参与到交流讨论中。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可以增强对中国民间故事的了解,包括共通性的内容情节、生动形象的叙事方式等,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其文化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可根据不同章节组织丰富的活动形式。阅读实践交流活动应以文本自身特质为基础,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书中不同章节在文本结构、文本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学生阅读时采用的阅读方法与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交流分享时,可以着重体现章节之间的差异,实现活动类型的丰富。
(三)创设相应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与单篇阅读不同,不仅阅读量大,而且需要的阅读时间也较长。对于自制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阅读完整本书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耐心,更需要阅读兴趣的支持。为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导读阶段,教师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法,结合整本书的内容及主题,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提前感知书中的悠远意境、高远情志及人文情怀,给学生创造自主想象的空间,唤起学生对书中内容的期盼与向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合理指导学生,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首先,教师要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以及当前的阅读水平,从教材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在分析时会发现,小学生阅读时缺乏耐心,为此,教师在让学生阅读正本书时,可以先鼓励他们进行略读,大致了解故事梗概,认识文章中提到的不同人物、事物。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成就感,教师可以在学生略读结束后对他们进行提问,让他们总结收获的各种知识点。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喜欢上阅读,又能提高学生的效率。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整本书的内容调整阅读方法。大部分有趣的文本中都会涉及多个不同的主人公。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文章内容,引导他们学会精读,深入了解文章中的故事,以及文本要传达的情感和道理。在选择角色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引导他们沉浸到故事当中,高效完成整本书阅读。
(五)科学设置阅读任务
为了更好地落实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教师还需要科学地设置阅读任务。现阶段,许多小学生在实际进行阅读时很难真正地投入阅读情境之中,导致学生无法实现高效、高质的阅读,只能够停留在浅层阅读环节。对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前设置阅读任务则显得尤为重要,使学生能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与效率。
(六)关注学生的阅读成果与反馈
通常情况下,整本书阅读要比短篇阅读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接收学生阅读短篇文章的阅读成果与想法,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但整本书阅读的时间较长,教师往往将其作为课外读物,很少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检验,以至于很难及时地发现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取得的收获。面对这一情况,教师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成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帮助学生总结经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想要高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就应该认识到此种教学内容的价值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之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探究,找到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庄秋香.剖析问题优化策略———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常见问题及教学策略[J].家长,2018(35):55.
[2]李锦花.享读书之乐知读书之趣———基于“快乐读书吧”的小学高段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J].新校园,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