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初探

摘要 【摘要】摘要:在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小学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德育教育是重点教学内容之一,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中的重要角色,必然需要承担起教育和引导的职责,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思想观念的建立不够成熟,在处理问题上,也存在不成熟的地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在班级生活中建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从行动上、行为上进行纠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保障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质量。
DOI
作者文豪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 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初探

文豪

河南省信阳市羊山外国语小学 464000

摘要:在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小学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德育教育是重点教学内容之一,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中的重要角色,必然需要承担起教育和引导的职责,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思想观念的建立不够成熟,在处理问题上,也存在不成熟的地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在班级生活中建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从行动上、行为上进行纠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保障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课程标准背景;小学教育;德育管理;班主任管理

良好的班风建立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将德育教育作为重点,从班级生活中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道德观,遇到问题或者是在个人的成长中,都能够坚定自身正确的道德观念,充分展现出个人的道德素养。在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围绕着班级中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并将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渗透,尊重学生的想法,遇到问题时能够相互进行讨论和商量,共同进行解决,让学生也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在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然需要根据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对于不同的事物有着浓郁的好奇,对于自身的行为认知相对较为浅薄,这导致了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班主任做好正确的引导,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指引,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思维和道德意识。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数都是以模仿为主,班主任个人的形象以及日常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所模仿的主要角色之一,班主任首先需要更加关注于自身形象的建立,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进行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从班主任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需要尤其注重诚信的体现,答应学生的事情,必然需要做到,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身也需要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通过以身作则的形式来感染学生,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的成长更加快速。在课程标准的颁布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基准,设计教育管理内容,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多与学生交流,将学生的想法和建议融入到班级管理中,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

二、耐心施教,鼓励为主

在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德育理念的渗透对于提高学生道德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管理工作开展,并未注重道德教育的全方位渗透,班主任仅仅只是关注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耐心,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班级氛围相对较为紧张且压抑。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课程标准的影响,现代化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中的重要角色之一,更应当担起教育的职责,耐心施教,以鼓励教学为主,观察学生在日常中的表现情况,面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行为,需要耐心做好讲解,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足,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上进行改变,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懂得正确的相处方式,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另外,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细心观察每位学生的成长情况,以鼓励教学为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可以促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以成就更好的自己。

三、家校合作,共同发力

在目前的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了课程标准的影响,教育体系的构建趋向于完整化,需要家长参与到其中,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这样可以促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正确的行为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且能够从自己的生活方面进行改善,全方位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在家校合作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商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教育计划,班主任在校园生活中多多观察孩子的表现,总结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者是班级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好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工作,让孩子能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同样也需要及时反馈孩子家庭生活中的表现情况,通过教育计划的不断完善和更新,让孩子在各阶段的成长过程中,能够不断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

结束语:

在当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将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渗透于实际工作当中,充分体现出管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周围的环境有着较强的敏感性,班主任自身需要以身作则,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通过引导的方式来感染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欣,李阳.新媒体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改进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3,25(04):224-226.

[2]袁勤.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初探[J].学苑教育,2014(17):2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