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视角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与优化,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高中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深入剖析现代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层面进行全面优化,从而推动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DOI
作者谢秀娟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 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2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高考视角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谢秀娟

海南省儋州市思源高级中学

 

  摘要: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与优化,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高中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深入剖析现代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层面进行全面优化,从而推动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再满足当前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做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在循序渐进地教学创新中,寻找契合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动学生的多元发展。

    一、打牢基础,抓好重点教学

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特点,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推理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基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抓好重点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在数学探究中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进度,降低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还能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后续的活动探究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新高考改革数学教学应回溯本源,即打破传统“知识讲解+知识练习”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多元探究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推动学生实现多元发展。

“函数的应用”为例,函数的涵盖领域非常广泛,在图像、公式、过程推导等形式中,都会运用到函数的相关知识。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具备基础学习能力,掌握函数基础知识。但事实上却是,很多学生在函数应用中都会出现知识混淆、理解混乱等问题,进而给学生的深入探究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在正式教学之前,可以充分利用好备课环节,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巩固自身的基础知识。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进行课堂导入,帮助学生借助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函数概念进行快速梳理。在情境引导学生对函数图像展开推导,可以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提高学生的课堂探究质量。

二、渗透数学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高中数学习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大部分习题都具有不同的解法。因此,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有助于快速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活跃学生的大脑,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应对新高考变化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但是,常规性的数学解题方法,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现实需要。因而,在平时的解题训练中,教师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渗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促进自我思维的有效发散。

比如,数学教师在讲解“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时,便可以通过转变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转换、增减等形式,对空间几何图形进行推导、想象,从而促使学生全面把握相关的知识要领。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项目驱动等形式,在绘制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展开深度探究与思考。再比如,在“位置向量”的知识教学中,根据线与面、面与面、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对特定的题目展开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推导能力。借助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空间推导,可以降低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利用图形展开、旋转、添加辅助线等形式,拓展自己的数学思路,从而有效提高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

三、培养学习自信,树立良好心态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自信心,推动高效课堂的积极构建。这对于数学教师而言,需要不断汲取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经验,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进行教学整合与创新。

虽然大部分高中生在实践探究中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但是,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学生还存在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渴望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整知识探究。倘若,数学教师只是一味地助长学生这种心理的滋生,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利于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树立学习自信心,甚至会导致学生在面对高考难题时,加剧自己的紧张情绪,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梳理解题思路的现象。所以,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提高自我的抗压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解析几何”这部分的知识时,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展开广泛的自主探究。而且,课堂提问,有助于让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比如,结合椭圆与双曲线的性质和特征,数学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如下提问:根据椭圆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否能够推导出其中的区别呢?通过问题,促使学生展开一步一步地探究,有助于让学生在自主建构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结束语:总之,新高考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设计,应集中于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教师应当重新审视教学与育人工作之间关系,在积极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过程中,推动当前教学模式的革新与完善,从而为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吴信敏.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24):76-77.

[2]田占海.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2021(31):13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