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

摘要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支配,发展个人兴趣。因此,探究性作业作为一种创新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通过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数学作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本文深入地探讨了“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作业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DOI
作者彭盛莉
机构地区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5月第10期
出版日期2024-05-1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

彭盛莉 攀枝花市花城外国语学校 617000

摘要: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支配,发展个人兴趣。因此,探究性作业作为一种创新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通过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数学作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本文深入地探讨了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作业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 

一、依托教材内容,设计认知拓展探究性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认知拓展探究性作业,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这种作业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并深化对数学概念或原理的理解。通过深入探究,学生不仅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减轻对死记硬背的依赖,实现真正的高效学习。

例如,在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章节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面积计算的理解,可以设计如下的探究性作业:“请你深入探究正方形、长方形以及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面积计算方法。除了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公式,你还可以尝试通过几何图形拼接、割补等方式,直观地理解这些形状的面积构成,并尝试推导出它们的面积公式。”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要求学生回顾和巩固课堂上的知识点,还鼓励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推导,更深入地理解面积计算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这一探究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二、结合生活实例,设计问题解决探究性作业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更加注重实践性、探究性和趣味性。通过设计结合生活实例的探究性作业,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小数”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生活实例探究性作业:“与妈妈同去超市购物时,记录购买的商品单价、购买数量,并算出总价,实践小数的加减运算。同时,深入探究超市为何普遍采用如9.99元而非10元这样的小数定价策略,并思考这种策略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此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不仅提升小数运算能力,更在购物过程中发掘和理解小数在商品定价中的实际应用及其背后的消费心理策略,从而深入探究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三、以小组合作为基础,设计项目式探究性作业

在实践教学中,以小组合作为基础设计项目式探究性作业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分组合作研究数学项目,学生们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还能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此外,项目式探究性作业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实现高效学习。

例如,在学习“统计表”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统计表的使用和分析方法,可以设计如下的项目式探究性作业:“请你们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如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等),共同设计一份统计表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在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思考并讨论如何更好地呈现数据、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这样的作业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并在实践中掌握统计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通过这一探究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统计学的应用,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鼓励创新思维,设计开放式探究性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响应“双减”政策并有效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我们可以鼓励创新思维,设计开放式探究性作业。这种作业方式不仅避免了传统作业的重复性,更能通过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图形的变换”教学为例,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并激发他们的创新力,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开放式探究性作业:“请你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自由设计一个独特的图案或模型。在设计过程中,你可以尝试运用平移、旋转、对称等不同的图形变换方式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请你详细解释你的设计思路和所运用的图形变换过程。”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要求学生回顾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更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图案或模型。通过这一探究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图形变换的原理和应用,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艺术感。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学业负担,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了“双减”政策下的高效学习。

五、注重过程体验,设计实验式探究性作业

“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学应更加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而实验式探究性作业正是一种能够深化学生体验的教学方式。通过设计富有探究性的实验作业,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以学习“可能性”为例,我们可以设计实验式作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深入探索概率的奥秘。比如,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并进行抛硬币实验,详细记录硬币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并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硬币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概率是否接近理论上的二分之一。这样的作业设计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概率的实际意义,不仅加深了对概率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还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实验式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减轻学业负担,同时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通过设计多样化、有趣味性的探究性作业,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真正实现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江洪波."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J].教师, 2023(1):36-38.

[2]王彦珠.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J].甘肃教育,2024,(08):117-119.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