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包红连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乌兰图嘎小学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环节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生动形象的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也可以为学生心理机能的健康发展做好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有效的满足,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
引言: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现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建立一种新的具有更大吸引力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加入到学习当中,能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教学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1]。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的小学阶段,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和教育的工作。教师如果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项语文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提升。情境教学就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知识学习的难度,还有效地增加了知识的广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让复杂的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减轻了知识的难度[2]。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还需要融合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识,这些教材以外的知识还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有效的开阔。情境教学法的创设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有效的梳理,还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利的培养。
(二)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多数教师还是喜欢采用传统、单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重要地位,这样就无法使语文知识的学习直达学生心底,学生也感觉不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情境教学法的使用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从而促使教师课堂教学形式得到丰富,从中更能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感到多样且不同的学习体验及感受。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出最符合学生的情境,不仅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促使学生将注意力有效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活跃学生的头脑,使学生的参与程度得到提升。
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对话情境,领略文本意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形式新颖、文质兼美的课文。为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教材内容,确保语文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带领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能够顺利地带领学生领略语文学习的妙趣。比如,可以通过开展对话交流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表达与倾听,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度理解,更好地感知文本的意趣[3]。
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饰演相应的人物,并以角色身份进行对话,以此增加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通过不同人物的对话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包括青蛙妈妈、乌龟妈妈、鲤鱼妈妈和鸭妈妈,还应另外安排一部分学生饰演蝌蚪宝宝,而蝌蚪姐姐的角色可以由教师饰演。当分配好角色后,教师可以创设对话场景,然后让每名学生分别以相应的人物语气、特点等开展对话。学生通过对话的方式,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对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涵做好铺垫。
(二)创设音乐情境,体会韵律美感
音乐与文学作品相似,自身都具有丰富的语言特点,音乐也具有广远的意境及鲜明的形象,通过直观感受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共情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联想,使学生产生心驰神往的感受。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为学生构建音乐情境,以音乐的方式辅助教学,让学生在体会音乐韵律美感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语文阅读内容。尤其在古诗词教学中,由于学习内容与当前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且诗词内容也与现在的白话文相去甚远,所以根据古诗的意境为学生创设音乐学习情境,容易引发学生共鸣,减轻古诗词学习难度。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为例,这首《山居秋暝》是王维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为提高学生对这首古诗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广陵散》《月下竹》《渔舟唱晚》等古筝曲,通过舒缓的音乐,带领学生进入到学习模式,为学生朗读这首古诗,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能够简化古诗词学习难度,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到学习古诗词的状态中。
(三)创设生活情境,感悟语文魅力
将书本上的知识映射到实际生活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要学习的知识点,还能让学生知道语文无处不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生活情景,对提高语文学习成绩有很多好处,它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简单。有时候,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离得很远,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这样老师的教学会很难进行,这个时候就要求老师利用创设情境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让学生进入到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去,更好地进行知识的理解。教学具有特定性,让学生能够轻松学习语文知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很快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这一节课的开始阶段,由于课本的开头是以小青蛙的外形进行描述的,学生有时候不能想象出小青蛙的长相。这个时候老师就要通过描述让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体会。想象自己在一个池塘里,是一朵荷花,在风中摇曳。这时来了一条小蝌蚪,小蝌蚪每天都会在荷花的上面玩耍,这样荷花见证了小蝌蚪的成长,从一个小小的蝌蚪先是长出了后面的两条腿,随之慢慢前腿也长出来了,尾巴也跟着消失了,自此彻底长成了一只小青蛙,小青蛙可以在水中和岸边来回跳跃,有时还会发出呱呱的叫声。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越来越丰富。
结束语
总之,情境教学方法可以降低教学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独特的特点和自身的发展需求,为学生创设出趣味性较强的情境,使每名学生都能够高效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冉林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3):83-84.
[2]宋耀清.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08):178.
[3]郑东.浅析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