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策略探究
李敏
湖北省潜江市实验小学
摘要:在教材编排上,各学科之间在同一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小学英语教师主动去挖掘,去强化各学科间的联系,进行融合教学,不仅利于英语这门学科的开展,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各学科系统学习,相较于各学科分裂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
英语这门语言学科,现今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二语言,横跨幼儿园到大学这个完整的纵向教学体系。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仅限于普通科普阶段,简单介绍,并未进行实质意义的教学。相较而言,小学英语的意义则完全不同,小学英语是教学过程中的真正奠基阶段,对于英语教学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需要教师积极展开教学,而跨学科的主题教学则是其中的一项必要手段。
1.小学英语与语文灵活融合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停留在简单的社交阶段。比如,在进行“Hello?”、“How are you?”以及“What is your name?”等模块的学习时,可以在教学之前,建立相关的生活情境,询问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去做。在学生用汉语给出答案之后,带领学生学习英语的相关表达。而到了小学中高年级之后,开始学习一些词性、词组、语法,再牵扯到英语的相关句式,学生就会一头雾水,这时候小学英语教师,就可以基于语文学科的胜利成果来展开教学。从汉语解释出发,引导学生形成对各类词性认识,再进行英文对照,在简单理解名词性之后,对复杂词性进行解释和补充说明。在让学生充分理解词性之后,运用语文知识,让学生组词,再给学生英语词组的答案,在学习词组的同时,不停与语文学科相互联系,加深对于词性的理解。而在词性、词组的学习中,或者说,一旦通过英语、语文的充分融合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组词造句时英语词性的具体体现,学生接下来的语法学习就可以游刃有余。最后就是重头戏--句式,陈述句、否定句、疑问句,在小学阶段需要简单掌握,也可以采用先创设情景让学生用汉语表达的办法,让学生思考自己在不同表达情境下的异同和侧重,再去和学生讲解陈述句和否定句的异同、疑问句式的疑问词处理等等就会相对简单一些。再就是关于英语作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小学英语的作文,翻译成汉语之后,是比语文学科所写的作文,难度要小很多的。把构思的难度,转嫁到遣词造句上,可以降低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时的心理压力。
2.小学英语和数学灵活融合
小学阶段是各学科的奠基阶段,对小学英语来说,亦是如此。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单单从语言本身出发,和学生生活缺乏明显的联系,但是却又好像处处与学生生活能够建立密切的联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是任何学科都可以迅速吸引学生对于学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而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十分类似的一个教学手段,即开展跨学科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在教学比如“How many?”这样的模块时,也可以进行关于数字的英语相关拓展学习,在学习数字时,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加、减、乘、除”的相关表达,带领学生学习如何翻译数学算式,虽然相关运算词语,不需要学生掌握,但是在这样的翻译过程中,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字的记忆,而且在一遍遍的翻译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英语语法的理解,并且再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这门学科的兴趣。
3.小学英语与道德与法治灵活融合
首先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增强英语这门学科的趣味性,拉近英语学科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当学生认识到英语这门学科,涉及各科知识时,自然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学科兴趣的转嫁,是一种十分神奇且让人欣喜的教学现象。其次,跨学科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增强英语这门学科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英语这门学科,可以和各种学科联系起来,可以应用于各学科。同时,在教学中,布置一定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动手完成的过程中,体会到英语的魅力,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课程无疑是和他们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小学英语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到“That is my father.”这一模块时,可以通过建设情景进行引导,唤起学生对父亲的情感认知,之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本内容,鼓励学生基于自身进行贴合课本内容的猜测,然后再进行课文讲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学科难度较高,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跨学科在其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意义,可以增强英语学科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它的应用价值,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在与小学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等科目的融合学习中帮助学生强化学科间的联系,降低各学科学习的难度。
参考文献:
[1]柳海荣,柳洁.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跨学科整合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以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为例柳海荣柳洁[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42(03):122-128.
[2]陈芳. 学科知识巧结合,促英语课堂多样性[J]. 才智,2016,(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