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 【摘要】幼儿园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农村幼儿园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条件有限的背景下,户外混龄游戏活动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同龄分班的界限,促进了不同年龄幼儿间的交流与合作,还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资源,丰富了幼儿的学习体验。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还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深入地探讨了农村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旨在为农村幼儿园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DOI
作者李帆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3期
出版日期2024-07-2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农村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李帆

 

四川省绵竹市顶新小学

 

摘要:幼儿园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农村幼儿园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条件有限的背景下,户外混龄游戏活动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同龄分班的界限,促进了不同年龄幼儿间的交流与合作,还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资源,丰富了幼儿的学习体验。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还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深入地探讨了农村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旨在为农村幼儿园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有效性;实践

一、精心打造游戏环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在农村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的环境设置至关重要。由于资源有限,我们需要更加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创造出富有吸引力的游戏空间。在策划混龄活动时,教师应注重不同年龄段幼儿对游戏的适应能力,选择符合年龄段特征的游戏,并根据幼儿的兴趣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以引导幼儿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例如,在农村的广阔田野上,教师可以组织“寻宝”游戏,利用自然界的元素如树枝、石头等作为宝藏,让幼儿在探索中感受自然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应积极搜集和利用农村特有的游戏资源,如农具、农作物等,以丰富游戏环境。在实际进行混龄活动时,教师应准备足够的游戏道具与场景,并合理规划活动区域,确保每个区域都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这样的环境设置,幼儿可以在游戏中自由探索、创造和想象,从而培养其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户外混龄游戏模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户外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促进作用,农村幼儿园需不断创新户外混龄游戏模式,充分挖掘并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教师可以结合农村特色,开发出多样化且具有乡土气息的混龄游戏模式。例如,“田园小探险家”模式,让大年龄幼儿带领小年龄幼儿一起探索农田,体验种植、收获的乐趣,同时了解农村的文化和传统。在此模式下,大年龄幼儿可以担任“小导师”的角色,负责引导小年龄幼儿进行游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在互动中培养责任感和领导能力。又如,“农家小艺术家”游戏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农作物、树枝、树叶等,设计一系列与制作特色艺术品相关的游戏任务和挑战。在游戏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组成小组,共同构思、设计并制作出具有农村特色的艺术品,如用玉米粒拼贴的画作、用树枝和树叶编织的装饰品等。这种模式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通过团队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幼儿在游戏中深入体验农村生活的独特魅力,增进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选择和设计这些混龄游戏模式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差异和互补性,通过精心策划分组,确保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角色和任务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同时,还需充分考虑场地功能区的划分和游戏人数限制,科学合理地管理游戏场地,避免游戏人数过多导致秩序混乱或安全隐患。同时,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是户外混龄游戏能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教师应确保每个幼儿都清楚并理解游戏规则,这样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的合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游戏活动的安全性和教育性。

通过这样的多样化户外混龄游戏模式,幼儿不仅可以在游戏中积累经验、提升身体素质和社交技能,还能在跨年龄段的互动中学会尊重、理解和帮助他人。这种混龄游戏模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情感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教师指导,提升混龄游戏质量

混龄游戏的开展离不开幼儿之间的团队协作和教师的悉心指导。在农村幼儿园,教师应更加注重对每个幼儿的观察和指导,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在活动结束后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幼儿之间的人际交往,及时处理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例如,当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发生争执时,教师应首先了解争执的原因,然后聆听幼儿的实际需要,最后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并教会幼儿谦让和互相帮助的品德。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解决突发状况的能力,积极面对问题,以保证混龄游戏的有序进行。通过这样的教师指导,幼儿可以在游戏中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四、鼓励跨班互动,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在农村幼儿园,跨班互动对于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缓解小班幼儿对混龄游戏环境的排斥心理,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大班幼儿主动邀请小班幼儿加入游戏。例如,在“农家乐”游戏中,大班幼儿可以带领小班幼儿一起种植农作物、喂养小动物等,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大班的温暖和友爱。通过这样的跨班互动,小班幼儿可以逐渐适应混龄游戏环境,并学会与大班幼儿友善相处。同时,混龄游戏的进行也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团队配合来完成游戏任务,以有效建立团结友爱的环境。例如,在“推轮胎”游戏中,由于小班幼儿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力气小,教师可以通过大班与小班幼儿合作的模式来进行游戏。他们之间相互鼓励与配合,不仅能够实现游戏的价值,还能让幼儿在模仿和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教师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游戏难度和规则,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获得乐趣和成长。通过这样的跨班互动和混龄游戏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农村幼儿园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心打造游戏环境、创新户外混龄游戏模式、加强教师指导以及鼓励跨班互动,农村幼儿园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这些实践与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还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碧云.农村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 2019(2):1.

[2]陈娟娟.农村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 2023(14):66-6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