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幼儿园开展饮食营养教学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许多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教学活动内容单一、教学活动开展较少等等,幼儿园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重视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饮食营养教育活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本文围绕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现状,重点探讨如何加强这一教学活动的改善和提升,期望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
DOI
作者李仁娥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 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2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仁娥

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实验幼儿园  158170

摘要: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幼儿园开展饮食营养教学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许多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教学活动内容单一、教学活动开展较少等等,幼儿园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重视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饮食营养教育活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本文围绕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现状,重点探讨如何加强这一教学活动的改善和提升,期望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幼儿健康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幼儿饮食营养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一生的成长有着长远的影响。所谓幼儿饮食营养教学,就是指通过幼儿教师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了解关于饮食营养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健康合理的饮食理念,最终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幼儿园及教师应高度重视这一教学活动,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幼儿饮食营养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一、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一)忽略幼儿饮食营养培养目标

对幼儿进行饮食营养教学活动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幼儿教育机构要结合社会发展要求、学前教学总目标、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特征来制定教学活动详细目标。幼儿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但是由于年龄小,常常需要教师的教导和要求下进行知识学习。饮食营养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幼儿饮食营养知识是否掌握,并且是否转化成自愿主动的饮食习惯。但现阶段来看,幼师仍多采用课堂授课的形式对幼儿进行知识灌输,幼儿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表面层次,而且容易被幼儿遗忘,从而并未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将知识转变成一种习惯[1]。另外,教师过度重视知识讲授,缺乏了对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虽然幼师掌握了饮食营养教学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未按照幼儿接收能力、心理特点等制定活动目标,导致目标不确定或者过于简单等情况存在。

(二)饮食营养教育活动开展较少

现阶段幼儿教育务必把幼儿健康教育放在工作首要位置。健康教育不仅仅包括安全知识教育、体育活动、日常健康知识等,还应该包括饮食营养教育。但结合调查走访发现,多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对健康知识理论研究不到位,实践中也没有足够重视培养健康行为习惯,导致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有限,饮食营养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更是少之又少。另外,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诸多饮食营养教育活动形式单一或者流于形式,活动真正效果不大。

(三)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教育质量,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课程论等各方面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才能促进饮食营养教育活动高效开展。大部分幼师存在着饮食营养知识缺乏、专业教学能力不足,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案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的效果。

二、增强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对策分析

(一)强化幼儿饮食营养教学重视程度

政府教育部门及幼儿教育机构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推动幼儿饮食营养教学工作向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首先,幼儿园等教育机构要创造良好的幼儿饮食营养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例如可以在幼儿园内进行广播、多媒体宣传等方法,强化饮食营养教学重要性。还有特别注重幼儿教师饮食营养知识的培训,通过园本教研的方式不断完善不同年龄幼儿的饮食营养课程编制,推进这一教学活动更加深入开展。其次,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饮食营养知识,完善教学内容设计,注重对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探知。再次,幼儿园及教师要与幼儿家长形成基本的共识,因为家庭环境也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体成长和行为习惯,所以教师和家长保持持续性及时性沟通,在幼儿饮食营养教学中形成家校合力模式,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2]。另外,还可以借助网络、多媒体资源加强幼儿自身对饮食营养知识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促进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增加饮食营养教育活动频率

目前来看,幼儿园体育活动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占比最高,但是饮食营养开展的活动频率较低,且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难以调动幼儿学习兴趣。首先,我们要增加营养教育活动的次数,比如由原来的1次/周增加到2次/每周,通过活动增多来潜移默化地推进幼儿重视饮食营养知识的学习。其次,幼儿教师通过完善教学活动设计,转变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不断丰富饮食营养教育活动形式。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我们可以采取直观性、趣味性游戏教学法来进行授课。比如,在教室内设置幼儿生活区,给幼儿提供一些蔬菜、水果等,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爱好和兴趣。

(三)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

幼儿园等教育机构要不断投入更多资源来支持教师深造和实践,幼儿教师通过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推动饮食营养教育活动高质量完成。

四)丰富幼儿食育知识

结合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饮食文化知识,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我认为可以将这些知识融入到幼儿饮食营养教育中去。由于幼儿年龄小,对于抽象的饮食文化理解难度较大,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些理论知识简单化,通过游戏教学法或者一些趣味性活动,丰富幼儿自身食育知识,让他们意识到饮食营养的重要性。例如,在教授大暑节气与饮食营养知识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把教学内容做成小视频在课堂上展示,设定情境,在一个烈日当空的田间,农民伯伯在忙着除草的场景,他们被太阳“烘烤”的汗流不止,这就让幼儿们意识到大暑时节多么炎热呀!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个场景最想吃什么食物呢?那么有的幼儿就会说肉包子、鸡腿、饮料等等。随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适合这个时节的食物展示出来,并把营养价值将给孩子们听,提高幼儿健康饮食的意识。针对幼儿提出的冷饮、烘烤食物,我们要用形象化、简单化的讲解告诉幼儿这些食物的危害,纠正孩子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培养幼儿饮食营养知识,也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目标达成。

五)促进饮食教育活动多样化

幼儿的正处于思维方式萌芽时期,引导幼儿参与到饮食营养教育实践中,更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口头教授知识的模式,发挥幼儿主体地位,让他们全面参与到饮食营养教育中来,通过自主探索和认知活动,提升幼儿饮食文化素养。比如,在大寒节气,中国有着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传统,那么我们可以在课上准备这些食物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剥花生、大蒜,洗红枣、大米等,最后引导幼儿自行将食材放到电饭煲中进行熬制,熬制成功后,邀请每位小朋友进行品尝。幼儿在品尝自己成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饮食带来的快乐和充实。教师通过组织各种各样趣味性饮食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于饮食营养的兴趣,给幼儿饮食营养教学带来更多活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饮食营养教育不仅仅关系着幼儿一生的成长发展,也关系着社会未来发展和人才建设工作,必须引起教育部门、机构及幼儿家长足够重视,共同推进幼儿饮食营养教育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甘璐.学前教育中幼儿饮食习惯养成教育——评《饮食营养巧搭配》[J].中国酿造,2021,40(06):219.

[2]北京石景山区实验幼儿园饮食与营养教育研究课题组,李徽.如何在小班开展饮食营养教育[J].幼儿教育,2011(31):40-4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