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与实施方略
杨燕琼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毓英中学
摘要:音乐教学是初中的重点教学科目,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塑造审美体系,激发学生潜在的艺术特长,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的音乐教学形式较为落后,并且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很多初中生都未能接受高质量的音乐教学,影响其音乐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重点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舞蹈元素和音乐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有着极高的价值和意义,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以及具体实施方略,以期能够为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提升音乐教学效率。
关键词:舞蹈元素;初中;音乐教学;渗透价值;实施方略
引言:初中音乐作为一项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需要积极拓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发挥音乐课题的素质教育意义,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舞蹈和音乐是具有紧密联系的两种艺术形式,但是在以往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实施音乐教学,告知学生每首音乐歌唱技巧,没有将舞蹈元素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得教学内容出现了枯燥单一的问题。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当认识到音乐教学活动的特点,对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舞蹈元素能够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一、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的渗透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可以对现有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价值如下。第一,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程度。舞蹈是音乐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形式,不同的舞蹈动作所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1]。通过舞蹈元素的融入,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加深音乐理解,对于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积极影响。第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让学生进行跟唱,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通过舞蹈元素的融入,能够让学生纷纷开展肢体方面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素养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舞蹈拥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其魅力较大,在舞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对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有深刻的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方略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融入舞蹈元素
利用信息化手段融入舞蹈元素,是在音乐教学上将舞蹈元素融入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学习效果更加显著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融入舞蹈元素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与演示歌曲《踏雪寻梅》的舞蹈动作,并让学生跟随节奏和动作进行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和身体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在线搜索、下载相关视频资料,并且指导学生观摩和模仿。
比如,在B站上搜索歌曲《踏雪寻梅》的舞蹈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自主观看,并且鼓励他们尝试跳舞。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运用直播或者录制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示和指导。例如,在微信群或者Zoom直播上分享歌曲《踏雪寻梅》的编曲及其舞蹈配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和演练,以此来提高学生在舞蹈元素渗透方面的参与度和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等信息化手段来融入舞蹈元素,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的身体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水平。在实际教学中,应运用这些方法来促进舞蹈元素渗透教学,并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二)结合音乐自主编创舞蹈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舞蹈元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学生体验音乐的过程中,舞蹈元素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并且能够在某些情况下更好地诠释一首歌曲的意境和主题。尤其是结合音乐自主编创舞蹈,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和感受音乐。以歌剧《白毛女》为例:首先,在教学前需要对歌曲进行分析和解读,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然后,可以通过钢琴伴奏或电子琴伴奏将歌曲演奏给学生听,并向他们介绍关于《白毛女》背景知识。接下来,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创编动作来表达歌曲氛围和主题。例如,在悲伤、失落的部分可以安排瘫坐、颓废等动作;在高亢、激动的部分则可以设计拍手、跳跃等动作。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且还能提高他们编舞和动作表达的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专业舞蹈老师到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合作编舞。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和动作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创作。总之,结合音乐自主编创舞蹈是非常实用、有效、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组织音乐实践活动蹈
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音乐和舞蹈元素的基础知识之后,我们可以组织一些音乐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深入教学。这些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让学生模仿已有的舞蹈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第二个阶段是让学生自行创作舞蹈。以歌曲《青春舞曲》为例,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新疆舞蹈动作。首先,播放歌曲,并示范对应的舞蹈动作,感受音乐舞蹈节奏、韵律。然后,让学生跟随音乐和指导老师的示范进行练习。在模仿完成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新的舞蹈动作,并将其整合到原有的舞蹈中去。这个过程需要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必要的舞蹈技巧和元素基础上。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对创意和想象力的开发。除了模仿和改编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舞蹈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指导和技巧,并让他们进行自由创作。例如,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如何将舞蹈元素和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如何协调节奏和动作等。此外,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和创造性,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限制但又具有挑战性的要求,例如规定使用某些特定的舞蹈元素、限制使用某些特定节拍等,来激发学生创作活力。
结束语: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速度的不断提升,音乐教学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融入多种不同的元素,促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高效。舞蹈元素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加深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水平。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舞蹈元素融入到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信息化手段融入舞蹈元素,让学生结合音乐进行自主编创舞蹈,并积极组织各类实践活动,以此来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莹.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与实施方略[J].科幻画报,2020(08):48.
[2]杭静.论舞蹈元素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与实施方略[J].祖国,2017(0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