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学生在学习音乐方面的成效往往与教学方法密不可分。声势律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近年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通过对节奏、节拍、音高、音色等要素的分析,将学习任务分解为小而明确的部分并将其整合起来,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声势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滤镜,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水平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DOI
作者徐玉梅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2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声势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徐玉梅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百荷小学 247000

摘要: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学生在学习音乐方面的成效往往与教学方法密不可分。声势律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近年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通过对节奏、节拍、音高、音色等要素的分析,将学习任务分解为小而明确的部分并将其整合起来,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声势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滤镜,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水平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音乐;声势律动教学法;应用研究

在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推动声势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开展是极为重要的。首先,通过声势律动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系统地、全面地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其次,这种教学法可以促进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此外,声势律动教学法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最重要的是,声势律动教学法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和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个人魅力。因此,声势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培养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声势律动教学法的含义

声势律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声、势、律、动”为教学核心,以音乐的节奏、节拍、音高、音色等要素为基础的全新教学方法。其中,“声”代表音乐艺术的声音美感特征,“势”代表音乐的动态和情感表达,“律”代表音乐的节奏和和谐感,“动”代表音乐的运动和音乐要素之间的协调。声势律动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提高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推动这一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将音乐知识分解成一系列小而明确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逐步形成完整的音乐形式。声势律动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掌握音乐的综合技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声势律动教学法的意义

(一)符合小学音乐新课标要求

符合小学音乐新课标要求是小学音乐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是教育部门制定的目标和标准。声势律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将音乐知识细化分解,更加系统地、全面地教授小学音乐课程。同时,声势律动教学法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增强音乐感知能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小学音乐教师应用声势律动教学法,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小学音乐新课标要求,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兴趣。在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学习并应用声势律动教学法,并结合小学音乐新课标要求,为培养学生扎实的音乐素养贡献力量。

(二)符合小学生音乐学习特点

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对音乐欣赏的能力有限,乐感不够敏锐,对于节奏、节拍、音高等乐理知识掌握不足,因此需要相应的教学手段进行指导。声势律动教学法不仅符合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还帮助教师在授课时针对他们的音乐学习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此外,采用声势律动教学法,教师可以将音乐知识分解成一系列小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音乐知识,这也符合小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因此,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应用声势律动教学法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更贴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增加音乐课程内容趣味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增加课程内容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声势律动教学法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态度和兴趣。教师可以将声势律动教学法与身体动作、舞蹈等其他形式的表现艺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参与进来的过程中增强音乐理解能力,提高音乐水平。此外,声势律动教学法还强调情感表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表达和情感,从而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用声势律动教学法不仅可以增加音乐课程内容的趣味性,还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本质,进而发展个人的音乐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四)能够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教师应用声势律动教学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这种教学法强调音乐中节奏、节拍、音量等元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通过音乐艺术的形式激发儿童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深化他们对音乐美感的认识和体验。此外,声势律动教学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节奏感,培养音乐基础,并锻炼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音乐表达能力,为他们未来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积极应用声势律动教学法,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水平,增强其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以音乐节拍深化节奏感知

小学音乐教师在声势律动教学中可以通过强化音乐节拍,来深化学生的节奏感知。一方面在选择律动教材时,教师可以选择慢节奏、快节奏、独奏等不同种类的音乐,从而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类型的节奏感。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感知,从轻轻柔柔、缓慢舒缓到快速有力、转瞬即逝,通过跟随不同的音乐节奏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打拍子、拍手、跳舞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节奏、节拍和音乐律动的元素,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节奏感知。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三角铁、双响筒和铃鼓》这节课程中,可以在介绍这些乐器时,重点讲述它们在音乐中扮演的角色、发出的声音和对应的节奏元素。对于双响筒和铃鼓等乐器,教师还可以演示如何打击和敲击,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不同乐器的节奏特点。此外,教师可以设置游戏环节,比如打节拍游戏、卡牌配对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节奏元素。再者,教师还可以选择合适的音乐,引导学生跳舞、拍打鼓点等方式,通过身体的感官体验来锻炼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感知不同的节奏元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以舞蹈陶冶学生个人情操

小学音乐教师在声势律动教学中可以通过舞蹈的方式陶冶学生个人情操。舞蹈是音乐律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带给学生色彩斑斓的视觉效果,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个性特质。教师可以选取节奏感强、节奏鲜明的音乐结合舞蹈课程,通过舞蹈,将音乐与形体、肢体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充分表达个性,体现个人的情感色彩。同时,教师也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安排学生交换舞蹈经验、观摩、集体排舞等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充分体验音乐与舞蹈的有机结合,不断拓展个人艺术视野,提高个人的情操。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杜鹃圆舞曲》的知识内容时,首先可以介绍乐曲的基本节拍和节奏元素,帮助学生了解这首乐曲的整体架构和基本乐感。然后,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的形式让学生形体运动配合乐曲,教导学生如何通过肢体协同运动,感知乐曲的节奏感。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动作、舞蹈步伐,并且设置一些拍子转换的点,让学生在执行各种动作时要时刻跟随乐曲的节奏系列,充分感知节奏元素。通过舞蹈的方式,能让学生充分理解音乐和身体的协调性和美感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

(三)以音乐游戏调动学生兴趣

小学音乐教师在声势律动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这些游戏可以是唱歌游戏、乐器演奏游戏、节奏游戏、动作伴奏游戏等。在游戏中,小学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如表扬、小小礼物等,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声势律动的效果。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蜗牛与黄鹂鸟》这节课程的过程中,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音乐剧表演活动。首先,教师需要将音乐剧以趣味化、故事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通过唱歌、舞蹈、表演等方式逐步学习、领悟尤其是声势律动知识。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对每个角色的指导,并将角色扮演融入教学课程中,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音乐天赋和表演潜力。最后,教师注重演出效果的训练,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借用学校的表演舞台,设置灯光,创造逼真、完满的音乐剧表演效果。通过合理地设计这些步骤,小学音乐教师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剧的学习,全面掌握声势律动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教学法是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其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声势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以期能为音乐教师提供一种教学新思路,并优化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表明,聚焦声势律动的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音乐天赋,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扩大了教学的视野,将音乐与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引领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方向。相信,在今后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教学法将成为一种广泛应用和推广的教学方法,促进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菲.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3(03):143-146.

[2]杜普.声势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中旬刊),2022,No.877(11):73-7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