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探究模式下的高中生物特优生培养探究 ----做一个会偷懒的老师

摘要 【摘要】摘要: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实践应用能力的综合要求,体现了对于培养特优生的全方位素养要求。教师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需要结合实践,构建生动、开放、延伸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思考的课堂。大容量的高效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中提高综合素养。
DOI
作者杨欣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0期
出版日期2023-10-10(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自主探究模式下的高中生物特优生培养探究

----做一个会偷懒的老师

杨欣 

  仁寿一中南校区

摘要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实践应用能力的综合要求,体现了对于培养优生的全方位素养要求。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结合实践,构建生动、开放、延伸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思考的课堂大容量的高效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中提高综合素养。

关键词:自主探究高中生物;优等生;培养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使高中生熟练掌握生物知识点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用多样式灵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学习生物的热情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1]考虑到新课改重点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高中教师需要更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各环节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求知中获取并掌握知识、理解生物学习原理、丰富实验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等生。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在课程设计中非常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也同时得到培养,生物素养得以提升,当然这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锻炼,需要教师会偷懒,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根据新课改方案培养要求的课堂呈现

一、生活体验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优生,意味着学生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拓展知识、创新思维的动力,意味着学生有较高的生物综合素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教材及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展延续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生物知识的奇妙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思考能力,使学生感受直观、生活化的生物学知识,激发其自主探究动机。如,教师要善于利用社会热点事件,如新型冠状病毒来创设相关知识教学情境,将生物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致病机理?你所学所见的病毒相关知识有哪些病毒怎么攻击我们的身体,我们自身免疫能力能清楚病毒吗?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预防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中你有自己给自己做过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吗,检测原理是什么?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的思考不断深入并探究事件的本质,对于提高学生生活学科素养有良好促进作用

教师还可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当人东西吃多出现胃胀时会服用健胃消食片,你知道其组成成分有哪些?这些成分的作用是?如何检验其作用是否有效?帮助消化的还有多酶片,多酶片和健胃消食片帮助消化的原理是一样的吗?将教学环节生活化学生创设熟悉的教学情境,激发其主动能动性和思维活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扎实的根基

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多且散乱,在高一的时候重点就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偷懒,简单直白的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预习,而且最好得是课堂时间,有任务地预习,给学生规定时间、规定任务地情况下效果才会事半功倍,一般可以布置导学案作为当堂作业,课后也可以通过预习作业反馈适当调节课堂设计,让课堂在有容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当堂新课结束后对这一节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构建思维导图,一章节结束后再将这一板块的基础知识整理成思维导图,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掌握相关知识点及技能。

每次考试结束后不发答案,让学生自己翻书改错,翻书改还不会的小组间讨论解决,小组也不能解决的就可以去问老师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到自己的问题,加深印象避免以后再犯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因为害怕学生走弯路大多选择自己讲,其实老师讲过学生很多还是不会,再讲两遍效果也不会太好,可能在教师看来已经是最简单的方法了,但对学生来说不一定,反而让学生自己讲可能效果更好,因为学生之间思考问题的模式和师生之间相比更相似,他们自己的思路相通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学到更好的教学方法,这可能就是教学相长吧。所以有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偷一下懒,把更多的事情交给学生自己做。

当然,这些表面看起来老师偷懒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对老师足够的信任,在平时就要注意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以培养其问题意识

积极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提高学生生物学能力的重要方式,需要教师多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改进实验、创新实验并做好课堂拓展,使学生生物学视野得到拓展[2]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疑难点,启发学生展开质疑,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答疑惑,多角度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让质疑和探究给学生带来成就感,让敢于质疑、探究和解决问题成为伴随学生生物学习的优秀品质。如,在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努力创造新型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对均为褐眼且具有正常色学的青年男女结婚,生出一个蓝眼色盲的男孩,如果这对青年要再生一个蓝眼色盲的男孩,请大家计算一下会有多大概率学生会基于问题展开多角度思考和计算。他们尝试先明确父母双方基因型,以此计算其子代有同种基因的概率,再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从而使学生探究答案的思维更富于深度与广度。

当然也要鼓励学生正视错误,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翻教材、上网查、和同学讨论、问老师,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只有自己解决的问题才是真正地解决。

后期一轮复习时,把整个高中阶段生物学分成几个版块,每个版块开始复习时,给学生足够多地课堂时间自主安排,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把相关问题记录下来,在教师讲解时特别注意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问题收集起来,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调节课堂,也可以给特优生布置专门的习题,有针对性地提升。

生物实验激发学生实践探索能力

生物实验是学生验证知识、探究知识本质及性质以及实践创造的重要方式。实验操作需要学生打破固有思维模式,敢于尝试,不断创新,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结合教学,设计开放和探究的实验,由学生自主确定试验内容、试验方案、准备试验器材并进行实验操作,直至得出实验结果。

如,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基于叶绿素提取以及分离实验,使学生深刻理解光合作用,叶绿体中所有包含的内容信息有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详细实施方案,进行新的设计与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一是合理选择及使用实验材料。针对教材实验方案中所使用的药品及材料选择有限,学生可就此进行改进,得以拓展取材范围不仅在材料用量获得了显著减低,且降低了实验用时取得预期实验效果;二是在绿叶中色素进行分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针对层析液存在性且容易挥发的特点,学生动手制作层析盒,用以防止和避免层析液挥发,使实验者免受损害,在节约药品材料的同时,减小了实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同时学生在自己动手做实验期间会对容易犯错地点有更深地印象,当然,这也是考试容易考察的地方。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是中小学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实施高中阶段的基础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而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也应当受到重视使其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3]。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优等生的养成有外因的引导,也离不开内在的精神与素养。为了提高学生生物自主探究能力,需要教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改进实验、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的生物专业的学习和实验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冯常红.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30.

[2]朱庆国.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33.

[3]朱小红.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90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