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思考
周历冬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北校区
摘要:随着高中生独立意识的日渐觉醒,他们愈发渴望展现自我并获得广泛认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紧密贴合学生身心成长的自然轨迹,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拓宽学生认知边界,深化其参与体验,持续挖掘并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高中英语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征途上,需精准把握学生发展节律,紧密对接新课程标准,秉持寓教于乐原则,融合新颖理念、策略与技术,旨在全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均衡发展,使学生能够在科学教学的引领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与探索者。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生主体;高效课堂构建;新课标导向
在高中英语教育的广阔舞台上,围绕“点亮学生光彩,铸就高效课堂”的目标,教师们展开了多维度的探索与实践。具体而言,通过引入智慧教育平台,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为学生铺设了探索知识的桥梁,还巧妙地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与层次。同时,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反思与讨论中深化理解,提升自主研究能力,明确成长方向,逐步建立起坚定的学习自信。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核心地位,也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与质量。
一、构建问题情境,激发思辨与协作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精心构建问题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并促进小组合作讨论,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边界,强化其表达能力。在探讨“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这一课题时,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唐山大地震的震撼图像与新闻资料,随后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对地震的初步认知,迅速拉近学生与课堂内容的距离。随后,通过PPT循序渐进地提出一系列问题链:
1.What visions did the village experience before the earthquake?地震前夕,村庄经历了哪些异象?
2. Have these changes attracted enough attention from the villagers?这些变化是否引起了村民的足够重视?
3. What are the natural warning signals on the eve of the earthquake?地震前夕有哪些自然预警信号?
4. When exactly did the earthquake happen?地震确切发生在何时?
5. What was the scene like at the moment of the earthquake?地震瞬间,现场景象如何?
6. How does the rescue force respond? What spirit did their actions reflect?救援力量如何响应?他们的行动体现了何种精神风貌?
7. In view of the choice of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nd personal migration, please explain the reasons with personal opinions.针对灾后重建与个人迁徙的选择,请结合个人见解阐述理由。
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章脉络,从地震前兆、发生瞬间到后续影响,全面把握事件发展,进而展开讨论,形成个性化见解。对于开放性问题,教师采取分组策略,鼓励学生组内交流,激发创新思维,拓宽视野。
二、融合智慧教育平台,拓宽学习资源与互动
教师有效利用智慧教育平台,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旨在拓宽国际视野,展现英语世界的独特魅力,进而增强学习动力。以“A Day in the Clouds”为例,为深化学生对环保主题的理解,教师预先在平台上分享了藏羚羊的生动图片、生活视频,并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探索藏羚羊的生存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预习检测环节,通过平台设置互动习题,如“寻找藏羚羊栖息地图片”、“选择威胁藏羚羊生存的选项”及“参与救助藏羚羊的趣味游戏”,增强学习趣味性。
在预习过程中,虚拟教师提供个性化反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进入课堂教学,教师则利用平台播放非法猎杀藏羚羊的视频,引导学生结合电子教材标注关键片段,分析猎杀原因及影响。随后,上传保护藏羚羊的相关措施与新闻,组织学生阅读并总结保护意义,思考环保行动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注重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与创意想法,将其整合至智慧教育平台,形成动态更新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阅读视角与学习材料。
三、丰富教学评价,指引学生向前
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上力求多元化与功能性,旨在通过正面激励与明确指导,助力学生明确自身不足与改进方向,从而全面提升学习效能。以“Sports and Fitness”单元为例,笔者设计了一项创新性的学习活动——模拟采访乒乓球运动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设计对话脚本。作品提交后,采用多维度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首先,实施学生自评机制,促使学生主动审视作品中词汇选用、语句流畅性等方面的问题,鼓励他们借助工具书或同伴互助,精准修正表达。随后,引入互评环节,学生间交换作品,相互点评亮点与不足,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协作能力。最终,教师进行综合点评,从参与度、完成质量及分析能力等多角度给予评分与具体建议,如:“你的语言基础稳固,但在应对复杂情境时,不妨增强灵活性,通过广泛阅读和积累,尝试多元化解题策略。”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师需积极构建与学生的沟通桥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偏好、需求及成长诉求,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精心策划学习资源与学习情境,强化学习深度与广度。同时,实施全面而细致的教学评价策略,以构建一个高效、互动且富有成效的英语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吴苗青.深度理念下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J].中学课程辅导,2024(21):81-83.
[2]杨荣荣.“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讨[J].校园英语,2024(27):181-183.
[3]陈洪丽.依托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例谈情境创设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24,24(10):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