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摘要 【摘要】摘要:小学高年级班主任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其班级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与学生、家长等多个方面进行沟通,其沟通艺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效果。因此,研究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对于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DOI
作者刘兴萍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5期
出版日期2023-07-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析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刘兴萍

广西桂林市 永福县向阳小学    541899

摘要:小学高年级班主任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其班级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与学生、家长等多个方面进行沟通,其沟通艺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效果。因此,研究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对于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沟通技巧

一、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沟通问题

(一)沟通方法较为单一

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深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这导致许多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因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广泛涉及和繁重的课业压力,无法抽出时间来思考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艺术。班主任通常采用非常古板的沟通方式与学生交流,他们热衷于说教,只要与学生谈话就是讲道理,这往往引起学生的反感,无法达到教育目的,反而让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对于调皮一些的学生,教师采用的方法只有压制,这让学生感到不受尊重,容易产生反弹情绪。

(二)班主任沟通欠缺科学性

高年级班主任沟通科学性欠缺,常常站在自身角度考虑问题,处于自己的立场上解决问题。这让学生觉得高年级班主任居高临下,只会批评人,发号施令,与班主任的沟通死板压抑,效率低下。学生害怕班主任,班主任无法进入学生内心,无法实现心灵沟通。高年级班主任需要改变过去的沟通方式,与学生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信任高年级班主任,与之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从而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家校沟通内容缺乏全面

家校沟通内容相对片面,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和纪律问题,而忽略了学生品德、思想状况、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关注。这种片面应试教育倾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与家长一起注重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和谐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集体观念,克服不良小团体的影响,培养正确的升初中态度。班主任和家长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围绕素质教育进行沟通,提高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素质,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二、加强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的策略

(一)合理使用沟通技巧,增强沟通效果

首先,班主任要会倾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要想自己对学生的谈话有较好的效果,就必须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心声,认真倾听他们的困扰,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期待?通过深入倾听和谈话,班主任就能根据不同性格、不同种类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切实地帮到学生。所以,在和学生谈心时,要做到耐心真诚,让学生感觉到像是和知心朋友倾诉烦恼一样。如此,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班主任需要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不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刀切的教育,而是进行差异化的沟通方式。如对于学困生,班主任交流的重点不是对错误的严厉斥责,而是要以平和的态度去探求学习困境的根源,从而对症下药。在表扬优秀生时,教师要讲究艺术,否则会被其他同学认为偏爱,形成矛盾。因此表扬时要实事求是,分析说明表扬的道理,让其他同学觉得确实值得老师表扬。而且对于优秀生来说,他们感到老师的表扬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们也有激励作用。最后,班主任需要善于使用“同理心”原理,这种能力和态度可以让班主任充分理解学生的担忧,用尊重、关心、温暖的方式呈现出来,建立与学生的互信关系。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应该让学生处于中心地位,倾听他们的心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感同身受,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设置沟通专题,拓宽信息接触面

由于班主任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要想面面俱到地设置沟通目标是很难的,但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沟通专题来整合沟通目标。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班主任可以开设小的沟通专题,例如:学习方面的问题、情感问题、困难求助等专题,让有需要的学生在特定时间段与班主任沟通。这种积极的沟通方式不仅让学生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还能够增进与班主任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为了拓宽主客体之间的沟通接触面,班主任应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班主任可以设置一些开放式的沟通主题,增加主客体沟通内容接触面的对接机率,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其次,班主任可以预设一些沟通主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校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避免问题扩大化;最后,班主任还可以通过调查和记录学生的兴趣、成长故事等方式了解学生,以便在沟通中更好地与学生形成共鸣。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常有自己的想法和秘密,不再像低年级学生那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此,在设计沟通内容和方式时,班主任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沟通内容,慢慢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链接,从而促进双方的有效信息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积极性。

(三)增强家校的沟通能力

1.丰富家校沟通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是孩子进行正规教育的起点,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和谐发展,让学生度过一个健康美好的童年。尤其是在小学5-6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比中低年级更加繁重,因此,班主任更应该按时下课,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户外休息时间。此外,体育课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更好地锻炼身体。

在与家长沟通中,班主任也应该告诉家长户外活动对学生的好处,鼓励家长带孩子多出去运动。小学是学生视力发展比较重要的阶段,班主任应该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给学生添加额外的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此外,在学校举行活动时,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孩子踊跃报名参加,促进学生多面发展。同时,家长也应该参与进来,让有经验的家长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在活动表演过程中,可以将表演录下来发到班级群里,听取家长的意见,从而让表演更加完美。班主任也应该注意不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成绩,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2. 充分利用新型的沟通方式

目前,微信由于方便、快捷的优点,正在被很多人使用。很多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也选择此种方式,班主任可以通过语音与家长实时地进行沟通,既省去大量的电话费,又能弥补与单一家长沟通的不足,是一种新型的沟通手段。班主任除了在微信上发送作业、发布学校的通知,还可以告诉家长班级最近的组织活动、交流学生在校的学习状态等,这样可以使家长了解班级活动以及知道学生的状况,如果家长对活动感兴趣还可以参与进来,为班级争光。同时班主任老师还可以利用介绍优秀家长的教育经验以及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为那些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的父母提供点建议,让他们知道教育并不是打骂孩子,而是要有科学的管教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倩.巧妙运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小学生(下旬刊),2022(11):124-126.

[2]陈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学苑教育,2022(28):9-1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