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慧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浙光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园 语言教育 多媒体 存在问题
在幼儿园现实教学实践中,语言教育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主要目标是让孩子得到语言内容、形式与现实应用的经验。目前教育内容持续改革和创新、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也需要寻找全新的发展方式,进一步激发孩子对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水平。语言教育教学就是孩子发展过程中需要熟练使用的技能,应该要去运用更加新颖、有趣并且能够跟上时代脚步的方式去吸引幼儿,让幼儿对语言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中。
(一)有效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质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述称作《指南》)制定以后,园所教育工作的关键点就是怎样把《指南》内要求的儿童学习和成长有关目标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述称作《纲要》)要求的教育过程全面融合起来,来加快幼儿园教育水平的提高。上述两个文件的全面融合对园所教师的的专业素养提出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幼儿教师,为了孩子们能够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知识技能。
(二)促进幼儿对于语言教育教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对于各种新颖、有趣的事物会产生极大的兴趣,然而网络信息资源是集声音、视频、动画于一体的,可以帮助幼儿教师创造一个声色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幼儿对于教育教学活动学习与参与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如PPT、flash等方式,辅助以计算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幼儿体验到更加生动有趣的语言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对于语言教育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网络信息的有效利用可以为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更加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课堂,有利于让幼儿更好的融入课堂的气氛,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对语言的了解与运用。
在目前现实生活中,幼儿园中普遍使用的多媒体是部分与孩子教育有关的网站,此处就包含中国幼儿网,中国儿童资源网等,上述网站为园所内的教师提供充足的绘本课件、音乐视频内容、教学设计等相关资源和在线沟通渠道,便于教师开展充满趣味性的教育活动。
(一)通过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需要在网络上筹集资料,下载有关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资料。继而在园所创建的网站中,和园所内专业教师开展沟通,加强合作完成备课工作。最终是教师把研究得到备课结果传播到园所的资源库中,便于其他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使用。比如,在教学《老鼠娶新娘》中,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依照具体内容查看现有站点,使用关键词老鼠、风、墙、猫等查询内容,且使用合理的方式,上网下载与上述内容相关的音乐或者视频资料,选择需要的内容。之后在园所的博客上和小班教师共享资料,共同探究怎样在课件内插入上述内容,最终合作配合,把课件呈现在园所的网站主页上。
(二)使用网络信息开展语言教学活动,促进幼儿自主建构语言教学能力
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网络视听融合的方式,营造积极、稳定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提高语言教学成果,进而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例如,在教学《没有牙齿的老虎》中,教师第一次欣赏时只呈现出威风的老虎画面,配合叫声,就可以马上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在分段学习时期,让孩子观察图片,依照图片内容讲述故事,之后基于孩子的讲述,教师进行相应的改正,点击图片协助孩子深入研究。在幼儿表述不清晰的时候,把屏幕内容反复呈现出来,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所有内容,做出合理判断,最终揭示保护牙齿的观点,进一步处理教学问题。在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教师这个时候需要播放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具有对话声效与动态内容的课件,如此就能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此外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利用营造和谐有趣的语言情景,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三)发挥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势,有效扩展语言教学活动方式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网络科技可以给予幼儿全新的画面感,进而得到之前从未体会到的感受。网络教育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可以得到具备个人特点的教学形式。使用当代化信息技术和幼儿园五大领域相融合可提升孩子对活动的关注力,提升最终教学水平与能力。比如中班故事教学《神奇的树》,教师使用PPT设计刺猬奶奶的房屋,在树上呈现出一年四季的样子,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说出在每个季节当中树都是什么样子的,每当幼儿将每个季节中树的形态说出来的时候,教师都会用动画将做好的样子展现在幼儿眼前,给幼儿及时的鼓励。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一个语言学习的发展期。在语言教育教学活动中合理恰当的使用网络教育资源不仅让幼儿能够熟练的掌握语言技能,而且通过有趣、新颖的多媒体激发幼儿对于语言教育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熟练程度。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赵寄石,唐淑.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