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理念的中职音乐教学设计思考
周雅婷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中职阶段的音乐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中职学生实施美育教学,不仅培养学生对音乐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养发展,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落实国家提倡的立德树人思想。因此中职音乐教师需要积极探索体验式的教学思想,着重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强烈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审美。不仅提高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理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眼界。
关键词:中职音乐;体验式;教学设计;
中职音乐作为中职阶段学生必修的基础学科,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中职学生艺术素养发展,还可以满足学生个人的音乐学习需求,如升学、考试和继续深造。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国际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积极引入丰富的体验式教学活动,不仅提高学生对音乐与自然和生活之间强烈的关联性的了解,还让学生感受中国音乐文化艺术与世界音乐文化艺术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多元化的音乐思维能力。
一、分析中职学生学情,聚焦音乐教学目标
中职音乐教师需要积极分析中职阶段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课堂,但是教师需要聚焦于中职音乐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基础和学生展现出的音乐理解和吸收能力,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体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初步认知。并且教师需要积极搜集优质的音乐教学素材,分析学生在音乐探索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音乐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音乐探索意识,从而锻炼学生结合丰富的音乐内容开展深入学习的能力。
例如,当教师向学生教授《黄河船夫曲》的课程时,教师需要结合中职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力度和速度,通过划分不同的乐段让学生掌握歌曲每段表现的音乐情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整体音乐要素的深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引入不同版本的歌曲表现,让学生理解其独特的紧凑节奏和较快的演奏速度,让学生深刻感受船工同惊涛骇浪殊死拼搏的场景。不仅让学生感受其磅礴大气的音乐气势,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歌曲音乐情感的深入理解,让学生可以准确分析不同段落的音乐表现手法。
二、构建直观音乐情境,丰富学生音乐体验
中职音乐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体验感,需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直观的音乐教学情景。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音频、电影视频片段,或是真实生动的事物,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生活中的实践经验。不仅提高学生在音乐探索中的学习体验,还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思想。例如教师在教授具体的音乐作品时,可以引入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深入分析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不同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以及作品表达的情感思想。
例如,当教师向学生教授《鸿雁》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展示蒙古族人民的独特风俗习惯和民族风情,让学生在学习蒙古民歌时认识民族音乐独特的魅力。这时教师可以积极创设直观探索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感受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歌曲表达情感的深入理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歌曲的旋律畅想一群鸿雁在草原上飞翔,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给予人们辽阔悠扬、婉转抒情的情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在中职音乐课堂中的学习体验。
三、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音乐艺术是对于生活中情感的再次加工和创造。因此中职音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音乐与实践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引导学生回忆自身的真实生活经历,让学生结合丰富的图片视频,回忆自身难忘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歌曲的寓意,积极提高学生在音乐鉴赏时的理解吸收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主题,让学生在鉴赏音乐时深入理解背后的乐理知识,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评价鉴赏能力。
例如,当教师向学生教授《铁蹄下的歌女》的课程时,由于本首歌曲是故事片《风云儿女》的插曲,教师应当积极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了解当时中国面临的社会变革,从而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音乐的情感,感受当时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其积极乐观奋勇向上的精神信念。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当前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深刻体会歌曲独特的韵味,并指导学生学习歌唱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
总而言之,中职阶段的音乐教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中职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因此教师需要结合中职学生的音乐知识基础,积极探索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措施。教师需要分析中职学生的音乐学情,聚焦于音乐教学的特点,明确中职音乐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构建直观生动的音乐教学情景,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并且教师需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音乐思维。
参考文献:
[1]郝琴.中职音乐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J].明日,2021(22):136.
[2]毕静.体验式教学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