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在健康教育的前提下如何渗透安全教育
李铭晏
黑龙江省讷河市实验小学 161300
摘要:在幼儿园整体教育环节中,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重要的常识教育,同时也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习惯,以及掌握生活规律的重要方式,在幼儿园日常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及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会促进幼儿的积极健康成长,而这些良好的习惯也将会伴随幼儿的长期发展,针对当前幼儿的健康教育现状,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方式和引导模式合理的渗透路径,会使得整体的内容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并且可以有效规范幼儿的日常行为以及幼儿的健康观念。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安全行为习惯;结合多种形式;故事教育法;生活教育法
幼儿大多数的学习行为以及个人的生活都是在幼儿园中所进行的,因此幼儿园整体环境的构建也在无形之中从各个方面对幼儿产生了一定的威胁,比如说幼儿园在相关基础设施的组织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其设置的安全程度。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比较积极活泼,那么在组织幼儿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如果说整体的参与模式过于危险的话,那么就需要幼儿教师重新组织。
一、培养幼儿的安全行为习惯
首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使得幼儿增强健康观念,大多数的幼儿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对于一切事物都表现出强烈的欲望,因此幼儿园在教育的环节中首先需要促进幼儿形成较为熟悉的安全习惯,比如说在爬楼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攀爬危险,在攀爬的过程中避免同伴之间因打闹而造成安全事故。或者是说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作息中需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喝热水的过程中需要避免烫伤,在用餐的过程中需要避免通过一些用餐餐具去对其他同伴造成威胁。因此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各方面行为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也要求幼儿教师能够更多对幼儿进行积极的教育。
二、利用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考虑到活动开展是否包含趣味性,这样才能够引导幼儿充分参与到活动中,那么开展的相关教育活动,才能够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三、故事教育法
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比较喜欢听故事,那么教师就可以将幼儿周围发生的与安全事故有关的事件,编成故事的形式分享给幼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为了有效引发幼儿的共鸣感,教师在编故事的过程中需要尽量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其次,幼儿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在活动参与时积极联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与安全相关的事件,鼓励幼儿在活动中与其他幼儿相互分享。因为幼儿分享出来的故事,实际上都是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常见到的,也与其他幼儿引发共鸣感。
四、生活教育法
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立足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习惯。比如说幼儿在用餐的过程中,他们习惯挥舞着餐具去与其他的小伙伴进行交流,那么这种形势是非常不健康的,并且也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幼儿教师需要对幼儿各方面的生活习惯进行重新的规范,同时也需要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发挥好监督者的作用,能够多次对幼儿进行规范,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总而言之,幼儿处于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那么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如果说得到了提升,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及在幼儿园的学习中,才有可能更好的保证自身的安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幼儿安全意识的树立,也将会对幼儿的整个学习生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要求幼儿教师能够切实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规范幼儿的教育过程,善于对幼儿进行启发与引导,真正发挥好教育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菊芳. 浅谈集体教学中安全教育的渗透[J]. 南北桥,2017(21):208.
[2] 郝卫锋. 棍球活动:幼儿园健康教育新路径[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8):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