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课堂的提升策略探究
詹爽
四川省乐至县宝林镇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时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音乐一直都是很关键的科目之一。音乐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之一,音乐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音乐传承意识,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精神价值和审美情趣。鉴于此,本文将对小学音乐课堂的提升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提升;策略
在新时代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新课标作为导向,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已经是必然趋势,而在此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学务必要做到以同学们的实际需要为核心,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继而在音乐课堂中合理创新教学方式,帮助每一位同学进步,这也是教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轻松多样的音乐任务设计,定会提升小学音乐授课活动的实效性,真正地实现减负与增效。
一、运用音乐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新鲜、有趣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会比较感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融入游戏活动,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地参与游戏的教学。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具有较强音乐趣味的音乐游戏进行教学,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
例如:在进行《音的高低》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为学生设置游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鸟叫、牛叫、风雨、闹钟和小提琴、钢琴的声音。让学生进行猜测。教师还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模仿他们的声音,并讨论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然后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比一比”“敲一敲”的游戏,让学生聆听高低音。教师在桌子上放上两只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里面分别倒入不同容量的水,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还可以准备一根筷子,请个别同学用筷子来敲击杯子,告诉学生看看敲击哪个杯子发出的是高音,哪个是低音。教师又为学生准备了三角铁和小鼓,让学生进行敲击,让学生来听谁的声音高。通过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敲击后,为学生进行总结。采用这种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游戏中来,学生通过实践,能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同时,有效的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开展师生互动,实现艺术审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在师生互动的参与中不知不觉投入到音乐课堂的参与和实践中。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师生互动的实施引领学生参与音乐鉴赏、带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通过互动的形式引领学生高效完成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艺术审美能力的建立和健全。
例如:在进行《母鸡叫咯咯》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就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堂上,教师询问大家想不想做游戏?学生一听要做游戏,纷纷响应。于是,教师表示自己将发出各种动物的声音,大家来猜测动物的名称。接着,教师发出“汪汪汪”——学生们回答是小狗;教师发出“喵喵喵”——学生回答是小猫;教师发出“啊……呜”一声——学生回答是老虎;当教师发出“咯咯咯”的声音时,学生表示是小鸡、有的学生表示是母鸡。接着,教师发布了标准答案,且继续互动,询问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一首跟母鸡有关的趣味歌曲?得到肯定答案之后,教师引领学生顺利投入到课堂的音乐艺术欣赏中。然后,教师尝试在学生欣赏完这首乐曲之后再次互动,询问学生通过乐曲聆听能够感受到什么?有的学生表示能感到母鸡很快乐;有的学生表示感到很轻松、很有趣;有的学生表示能够通过音乐欣赏想象到母鸡活泼可爱的样子……通过师生互动的组织和实施,音乐课堂上的氛围被营造地十分和谐和有趣,每一位学生都在师生互动中积极参与、踊跃体验,高效凭借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投入到教师提问的回答和互动参与中。可见,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实施引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在师生互动的开展中,学生将凭借课堂参与达成音乐知识的认知、建立音乐艺术学习的主动性,且凭借教师的互动引导顺利完成音乐艺术学习。最终,学会将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感受到音乐课堂的参与乐趣、主动结合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完成音乐知识的认知、完成音乐作品的审美。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运用音乐游戏,激发学习兴趣、补充背景文化,丰富文化修养、开展师生互动,实现艺术审美等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重视音乐的功能,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感知音乐的魅力,实现音乐教学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燕.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20(11):62
[2]赵桂龙.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