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游戏化课程的策略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在学前教育中融入进游戏化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是能够激发幼儿潜能,对幼儿未来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学前教育中幼儿的身心发展尤为重要,教育不仅仅是需要关注幼儿未来的学业发展,更需要针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行全面健康的身心发展。文章主要针对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构建与生成的价值进行了阐述,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DOI
作者丁淑兰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3年第38卷1月第1期
出版日期2023-04-04(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学前教育中游戏化课程的策略探究

丁淑兰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三幼儿园  311241

摘要: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在学前教育中融入进游戏化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是能够激发幼儿潜能,对幼儿未来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学前教育中幼儿的身心发展尤为重要,教育不仅仅是需要关注幼儿未来的学业发展,更需要针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行全面健康的身心发展。文章主要针对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构建与生成的价值进行了阐述,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化课程;发挥潜能;建立平等关系;培养动手能力

游戏是适合于学前儿童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能够促使儿童心理发展,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又是重要的基础教育,二者的结合是否能够促进一定的教学效果呢?因此学前教育中,需要教师来结合游戏化课程进行管理和教育。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的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游戏化教学在学前阶段教学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学前阶段的幼儿心智不成熟,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他们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幼儿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是一个正确的教学决定。但是教师在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固然重要,但是一堂课的时间不能够全部花在做游戏上,这样并不能够对幼儿的学习起到实质性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时间的合理安排,以此真正提高幼儿的学习成绩。

一、发挥幼儿潜能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如果遏制幼儿玩游戏,那么我们就扼杀了儿童的幸福,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好奇心毁于“好心式教育”。我们要把孩子当孩子看待,给孩子充分游戏的时间,根据孩子的个性,发挥孩子们的潜能,给孩子们增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通过活动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让他们感受生活,感知身边的冷暖,感知万物规律。幼儿阶段,幼儿整体上的学习最关键的是要如何让他们真正进入到学习氛围当中,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能够以一种思考的状态,从这个时候去培养他们的学习状态,幼儿才会能够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例如,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昆虫,教师鼓励幼儿去寻找昆虫,比赛谁观察到的昆虫比较多。这个过程能够克服幼儿对动物的恐惧感,也让幼儿能够彼此之间互帮互助,建设和谐的环境。之后在回到学校之后,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昆虫模仿游戏,鼓励幼儿积极模仿,这样的话,一方面锻炼幼儿的记忆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幼儿的潜能,观察幼儿是否有模仿能力。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去欣赏歌曲,鼓励他们去进行歌唱。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细胞,让幼儿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更为有效的掌握到一些艺术技能。教师以一种游戏的方式鼓励幼儿进行歌唱,就能够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认识到自身的可能性。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哪个学习阶段都是需要着重强调的,学前教育阶段,更需要注重幼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让幼儿对教育者产生信任,才能够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对其思想建设和三观影响。游戏是能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发展,使得人与人更加亲近的一种活动。教师和幼儿之间需要建立信任的基础,因此在利用游戏进行交流和沟通时,能够引起较好的影响。

例如,教师带领幼儿玩耍时,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教师将自己融入进儿童集体中,能够与儿童之间形成同等阶级的联系,儿童不会因为教师的身份而畏手畏脚,教师也不用因为儿童的身份对其偏心对待。当然这些游戏活动都是建立在幼儿安全的基础上,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而实施的。游戏化的课程展示,能够直观的让我们发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给整个教育环境带来积极地影响,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好处。

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游戏是最为直接展现幼儿能力的方式。在游戏中,教师需要为幼儿设置一定的任务,那么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这些任务能够给幼儿带来一定的挑战,促进幼儿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同时,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儿童担任游戏中某一角色的任务,必须努力去完成,他的动作就更富有目的性和积极性,而身体的运动器官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例如,带领幼儿进行折纸游戏,教师先进行一个展示,将手中的纸片折成任意形状,鼓励幼儿进行模仿,之后在规定时间内,让幼儿进行比赛,幼儿可以高效的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激发大脑,让幼儿得到完善的教育,更好的发展。又或是带领幼儿进行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时,制定某一个儿童作为老鹰,那么这个时候儿童心中自然要对自己身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意识带动身体,能够做出对应的动作,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的培养自身的身体发展。

四、游戏选择有针对性

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首先就是需要利用正能量的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益,切忌引入暴力游戏。其次是游戏必须具有一定的竞争机制,才能够促进幼儿玩游戏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胜利斗志。

例如,拿跳皮筋为例,这是一项传统游戏,皮筋的高度不同,跳的速度不同,跳的方式也不同。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集中精力,变化动作,同时又说着好听歌谣,不仅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得孩子们的腰部、腿部得到锻炼,有节奏的跳跃技能也进一步加强。当然了一些传统的游戏活动不仅仅可以丰富幼儿们的教学活动内容,也会加深孩子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对于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五、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在学习的时候需要知道的是,兴趣的培养能够促使自己未来学科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需要了解,首先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知道学习的过程中是非常美好的。数学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需要让幼儿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游戏化教学能够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让幼儿可以较快的掌握学习内容。无论是在游戏过程中引入什么样的知识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对于我们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让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

例如,在引导幼儿进行一些数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让幼儿进行一个课前预习,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大致进行一个简单的掌握,在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便可以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掌握。教师为了让幼儿能够对数字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采用游戏化教学,鼓励幼儿进行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引入学习内容,这样就促进了幼儿的学习。游戏化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学习的时候不断的得到提高,加强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这样幼儿会对数学的学习更加的感兴趣,在学习的时候比较积极,也愿意与教师产生互动,从而来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提高幼儿课堂参与

幼儿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参与到课堂之中,这样才可以逐渐掌握学习内容。专业的学科教学学习也是一样,教师采用游戏化教学,能够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程度,让幼儿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有话语权,和教师积极地产生交流,从而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游戏化教学让幼儿的学习变得轻松起来,加深了幼儿的知识理解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积极促进幼儿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学前阶段的幼儿学习并不是很积极,他们的专注力并不是很强,无法时刻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采用游戏化教学,这便可以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集中自身的学习注意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可以高效的开展教学课堂,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较快的掌握这其中的知识点。对于这些内容,通过游戏教学,幼儿也可以高效率的进行掌握,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在课后进行一个演练,这样才可以保证自身知识点的高效掌握,从而来提高自身的成绩。

七、优化课堂学习效率

幼儿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当然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着重注意幼儿的学习效率,采用游戏化教学可以优化幼儿的课堂学习效率,让幼儿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比较的突出,当然了幼儿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之后才可以不断的得到提高,从而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成绩。在饮用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看到他的重要功能,对于幼儿学前阶段来说,还是需要指导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学习效率对于课堂来说是关键的,我们强调的就是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氛围,从而能够真正的得到进步。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让幼儿着重掌握这其中的学习内容,将这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比如“三步以内的含两级运算的四则运算、相应的实际问题、关于0的计算的总结”等都进行一个高效的掌握。幼儿要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学习的时候需要将计算问题进行一个非常高效的掌握,这样才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采用游戏化教学,优化了幼儿课堂的学习效率,幼儿将自己学习到的内容进行一个高效的掌握,这样幼儿的学习成绩便能够提高的更快。学前阶段幼儿优化自身的学习效率,可以让自己学习到的内容高效的进行理解,知识点也都可以更好的进行记忆,这样幼儿便会对数学的学习有更好的把握。

综上所述,作为教育的起点,学前教育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幼儿能够在和谐健康的环境中去成长和生活。在整个学前教育过程中,摸索幼儿的心理状态,找到适合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方式,这是教育工作者不能懈怠的工作,同时在学前教育中,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辅助幼儿全面发展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整个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正如我们前文所讲的,不要一直去带领学生进行玩乐,要学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渗入进知识点,能够让幼儿知道自己未来的状态是什么,需要了解什么。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渗入学习知识点,能够去激发幼儿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十分重要的,做好引导,便能够让幼儿更为喜欢这样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瑞英. 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改革与思考研究[J]. 读与写,2021,18(28):240.

[2] 师小娟. 游戏化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J]. 求知导刊,2021(34):40-41.

[3] 陆亚莉. 将游戏化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着力点[J]. 空中美语,2021(10):2075-2076.

  • 相关文献